圖:浙江溫州公安邊防支隊蒲岐邊防派出所積極開展送證上門活動 網絡圖片
在十九屆中央深改小組二次會議上,唯一一份涉及地方改革經驗的《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調研報告》,付諸審議並通過。最高決策層點讚「最多跑一次」,背後折射的是對地方政府自我革命的嘉許。這種倒逼有關部門簡政放權的實踐,運用大白話,清晰明快,直指人心,群眾一聽就懂。無論是理念上,還是行動上,都與百姓的獲得感密切相關。
20多年前,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提出「馬上就辦」的工作要求,並就一樁半年多沒有落實的事情,明確批示「從今天開始一周內辦結」,並要求各部門舉一反三,「把從前石沉大海的批辦件清理一下,應鍥而不捨地要查辦結果。」從此,「馬上就辦」成為福州當地幹部的流行語,成為提高政府效能的行動指南。
跑斷腿、磨破嘴、蓋不完的公章、開不完的證明,都是百姓基層辦事難的真實寫照。去年初,浙江率先喊出「最多跑一次」。浙江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更深層次上講,是向最高核心改革精神的看齊。從「馬上就辦」到「最多跑一次」,二者的改革邏輯高度契合。
從本質上看,「最多跑一次」是發揮撬動效應,提供深化改革的制度供給。據報道稱,浙江這次改革探索打破以部門割據為特徵的傳統行政審批模式,勾勒出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的全新藍圖。
日前,浙江明確進一步擴大「最多跑一次」成果,在2018年推動實現所有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事項100%「最多跑一次」,尤其圍繞群眾眼中的「一件事情」,梳理多部門、多層級「最多跑一次」事項,整合和優化權力運行「業務流」。
這次基層改革實踐是憑藉互聯網技術優勢推動和實現的,但也確實遇到數據壁壘所造成的信息孤島問題。正是在此次深改小組會議上,同時通過《科學數據管理辦法》,強調在網絡安全前提下,積極推進科學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和開放共享,實際上為數據「鬆綁」。這在改革深層呼應上,不能不說是對「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