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去年八月底蘇寧首家「無人店」在南京市正式營業,消費者入店後「刷臉」識別用戶身份後即可購物/資料圖片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18日發布《2018年中國GDP增長速度預測》,該預測顯示,2018年中國經濟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預計全年GDP增速為6.7%左右,增速較2017年下降約0.2個百分點,料今年呈前高後低趨勢。預測報告指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正進一步加深。展望2018年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同日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在加快進行,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提質增效的階段性的變化特徵會越來越明顯。/大公報記者 譚笑北京報道
該預測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企穩。多項經濟指標顯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正在進一步加深,經濟韌性正在增強。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發展將呈現前高後低趨勢,一季度為6.8%左右,二、三季度為6.7%左右,四季度為6.5%左右。
料下半年物價漲幅回落
中科院預測顯示,2018年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對中國GDP增速的拉動分別為4.5、2.0和0.2個百分點。在不出現較大變量前提下,預計今年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全年大約上漲為1.9%,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和PPIRM(工業企業原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全年分別上漲4.2%和4.8%左右,三大物價指數月度同比漲幅高點預期出現在年中,下半年隨着經濟增速回落,物價漲幅趨於回落。
報告預計,201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約為4.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約7.2%,其中出口額約為2.4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約7.0%,進口額約為1.9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約7.5%,貿易順差約為4400億美元;預計2018年中國最終消費將保持持續增長趨勢,達到47.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名義增長9.1%,較2017年增加0.14個百分點。
展望2018年經濟發展,有觀點認為今年開啟中國經濟新周期,也有觀點認為中國進入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期,經濟可能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寧吉喆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經濟發展具有階段性和結構性變化,也伴隨周期性因素。
省區經濟總量趕上G20成員
他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全國經濟總量已經很大,各地區的經濟總量也不小,不少省區經濟總量趕上G20國家,因此迫切需要由大轉強。中央也明確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2018年發展的根本要求,相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並明確了今年的重點任務,推動經濟朝着高質量的方向努力。
在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變化方面,寧吉喆指出,今年各地區各部門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三去一降一補」的同時,要加大「破、立、降」,破除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降低生產經營成本,這些結構性變化因素將會對經濟發展產生影響。
去年貨物和服務淨進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9.1%,與上年相比實現由負轉正,其中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長,出口結構進一步改善,高技術產業出口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寧吉喆指出,繼續促進貿易發展、改善貿易結構,就能與世界各國在互利共贏中發揮我們的比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