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輕鬆賺錢」「動動手指就能掙錢」─這些網上常見的「兼職」,其本質就是當「水軍」。互聯網時代,網絡「水軍」能瞬間讓某個公眾號上的一篇文章閱讀量過10萬,也能短時間內讓一段視頻觀看量過百萬。網絡「水軍」嚴重扭曲了互聯網信息的傳播效果,誤導了網民的注意力。
今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開始施行,根據該法案,刷單炒信、刪除差評、虛構交易等行為,都將受到查處,網絡「水軍」、職業「差評師」等不法經營者將受到處罰。
對於網購來說,評價就是口碑,是引導銷量的重要因素。在電商平台上,一些爆款商品所謂的「好評如潮」,其實往往存在不少水分。幾元錢能買一條好評,一兩千元能升一顆鑽,一些網絡平台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使刷單成為一條暴利產業鏈。種種行為給消費者和整個網絡市場帶來了極壞的影響,也給電商平台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電商平台的公信力來自於評價體系,刷單等行為給平台的公信力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因此,電商平台也在用各種方法維護自身權益。2017年,刷單平台經營者杭州簡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判賠償阿里巴巴經濟損失20.2萬元,被稱為全國「炒信入刑第一案」。
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對於違反此規定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在業內人士看來,網絡「水軍」已經損害了互聯網信息質量。目前,除了對網絡「水軍」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政府、平台等各方還應該攜手,探索根除「水軍」的長久之策,讓網絡「水軍」早「下崗」,再無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