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2050年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時間:2017-12-30 03:16:22來源:大公網

  圖:28日至29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親切會見受邀列席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的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代表 新華社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研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表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會議亦訂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步走」目標,到了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三農」事業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深刻闡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問題,對貫徹落實提出明確要求。

  農業強不強決定小康成色

  會議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着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並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

  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職業

  會議指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會議明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會議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一是必須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要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戶定居,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由農業大國轉向農業強國

  二是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係,壯大集體經濟,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機制,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確保農民受益。

  三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實施質量興農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

  此外會議強調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