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翼1000」創造的新紀錄,對中國構建新一代智能移動海洋觀測網具重要意義
【大公報訊】據科技日報報道:中國水下滑翔機的研究起步較晚。由於西方國家在水下滑翔機技術上對中國實行封鎖,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完全是自主研發的。
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從2003年起持續開展水下滑翔機研發工作,突破系列關鍵技術,於2005年研製出中國首台水下滑翔機原理樣機,2008年研製出工程樣機,2009年在南海完成海上試驗。13年來,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已研製出了淺海、深海等不同型號的水下滑翔機20餘台套,工作深度有300米、1000米、7000米的三種水下滑翔機,分別承擔不同的使命任務。這些水下機器人被命名為「海翼」系列。
2014年9月,1000米級的「海翼」號在南海長航程試驗中航程達到1022.5公里,持續時間30天,創造中國水下滑翔機海上作業航程最遠、作業時間最長的紀錄;去年7月,7000米級的「海翼」號又創造了我國最深下潛5751米的紀錄。
今年3月,搭乘「探索一號」科學考察船的7000米級「海翼」號在馬里亞納海溝,創造了世界最深下潛紀錄—632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