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孔子學院老師用心傳播中華文化

時間:2017-09-29 03:16:35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老師們和羅馬尼亞當地學生一起舉辦兒童節活動 受訪者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江鑫嫻、實習記者張子雯北京報道:「有些學生會問我,中國是不是只有12個小時?中國沒有聖誕老人嗎?有人覺得中國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對此,我一一解答的同時,也深感作為中國文化使者的責任重大,希望能以一己之力為傳播中華文化添磚加瓦。」

  洋學生愛中國喜歡漢語

  剛從羅馬尼亞回國的北京語言大學志願者麻清南,是眾多中國文化傳播者之一。去年9月23日,她來到羅馬尼亞中部城市錫比烏的孔子學院,隨後獲安排前往南部城市皮特什蒂教學點教當地中小學生學習漢語。「在10個月教學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很多人知道中國,願意了解中國,並且喜歡上了中國文化。周末在公園鍛煉身體,經常會有缺着牙的小朋友,操一口羅馬尼亞腔英語向我表達他們對中國的熱愛和對漢語的興趣」。

  剛到皮特什蒂時,麻清南主要是帶小學生,兼顧初中班。「課程性質是興趣班而非必修課,必須靠實力才能留住學生,對不同年齡段漢語初學者採用不同教學形式。小學生課程大多採用任務教學法,用踢毽子來學習數字、在漢語歌曲中學習生詞、在黑板上畫頭像學習五官、看小短片學習動物……對待中學生則通過小笑話和有趣中國文化來打動他們。課上大家是師生關係,課下則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在羅馬尼亞教學的孔子學院志願者孫香苓認為,介紹中國文化是每個中國老師的「必備課」,不斷用心交流,讓他們發自內心地認可我們國家。

  近5年來,海外「中國熱」持續升溫。截至2016年年底,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的512所孔子學院及1073個孔子課堂已向海外中國文化愛好者敞開大門。許多中國人正為讓世界上更多人了解一個生機勃勃、擁有文化自信的中國而努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