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養花養草成了張鳳傑閒暇時的愛好 大公報記者盧冶攝
【大公報訊】記者盧冶長春報道:「終於得到一處溫馨的棲身之所,心裏敞亮!」吉林省長春市富強D區市民張鳳傑一家三口,自從搬入新房後,每個月都會拍張全家福上傳到微信朋友圈裏留作紀念。他們之前住在髒亂差的聯運宿舍平房區,「冬天一身土,夏天一身泥」。2015年11月,街道將張鳳傑家列入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對象,為他們提供了一間49平方米的廉租房。這看似狹窄的49平米卻為這家人提供了安全感,不需再為颳風下雨發愁。
「以前我們的住的地方也稱不上是房子,家裏除了床什麼都沒有,不足20平米。冬天還好說,一到夏天每天早上起來衣服都是濕的。」張鳳傑告訴記者,因房屋太過老舊,夏天漏雨,只好在外面再接個塑料棚子應急。那時候捨不得買煤,冬天她和女兒去撿柴火來燒。「一年四季需要用水就得去外面拎回來,冬天洗衣服那種刺骨的寒一輩子都忘不了。」
「生活條件苦點沒關係,女兒也因為家裏條件有限,不得已早早輟學,這才是我最為愧疚和難過的……」憶起往事,張鳳傑的眼中噙滿淚水。張鳳傑的老伴任樹龍44歲那年,突發腦溢血住進了重症監護室,再也沒能起來。原本養着一輛大貨車的他,收入足夠讓這個三口之家的生活吃穿不愁。然而,八年間反覆的病情,讓這個家負債纍纍。張鳳傑看着病床上生活無法自理的愛人,再看看因家徒四壁而備受拖累的女兒,「有時候真想就吃點藥和他一起去了就算了。」這樣的聲音無數次地回響在她的腦海中。
搬入廉租房後,張鳳傑全家的生活迎來了轉機。各項扶貧政策逐步落實,新家也陸續添置了傢具家電,生活條件得到大幅改善。現在,她每天照顧老伴,與女兒談談心,閒暇時再為花草澆澆水,平淡安穩。她表示,「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餘生定重拾信心好好生活,把日子過出個樣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