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專家:印30多年前在洞朗修40處暗堡

時間:2017-08-21 03:16:09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和印度邊界緊張局勢即將進入第三個月/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據中新網報道:中國和印度邊界緊張局勢即將進入第三個月。這是自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後,持續時間最長的對峙。

  日前,中國國際電視台《世界觀察》特別節目《邊境》邀請中國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中心主任周波大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所所長胡仕勝、上海紐約大學全球亞洲中心主任和歷史學教授Tansen Sen(沈丹森)和《印度教徒報》駐華記者Atul Aneja作客。

  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兩國嘉賓在節目中就中印洞朗對峙激烈辯論,現場火花不斷。胡仕勝在節目中透露,印度早於上世紀80年代就在吉姆馬珍雪山(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明確規定了吉姆馬珍雪山是中印不三國交界點,洞朗地區在中印、中不邊界的中方一側)頂附近的地區修建工事,甚至是戰壕。

  胡仕勝表示,據他所知,印度早已於上世紀80年代甚至更早,就在吉姆馬珍雪山頂附近的地區修建工事,甚至是戰壕。「因為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地質工作者在測量地質情況時發現雪山附近已經有40處暗堡。那是1980年6月。」胡仕勝說,這不公平。相比之下,中國連通達山腳的公路都還沒修過。

  主持人田薇反問Atul Aneja道:「為什麼印度要在這裏開展建造工作?為什麼中國不可以?」

  Atul Aneja則表示,印度有宏觀的規劃。「就具體細節而言,我們現在有技術了,當然就朝着那個方向前進。」不過,Aneja同時表示,這並不是在說「這是我們的,那是你們的」。

  對此,周波大校提出明確質疑。他強調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不丹牧民實際上就在向中國交稅,而且有相關原始文件證明─發票,至今保存在西藏博物館內。「不丹人交稅意味着我們對這個地區有主權。不然他們怎麼就向我們交稅呢?」周波說。

  周波大校還表示,印度在這件事上並不佔理,因為兩個事實。第一,印度沒有被邀請;第二,印度侵入了別國的領土。因此印度在道德層面上站不住腳。「我重申一次,我們由衷希望兩國及其人民能夠友好相處,可是接下來事態會怎麼發展,還得看印度的行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