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殷勇19日出席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17北京年會並發表演講稱,監管套利是當前中國金融風險防範的制度短板。
「所謂監管套利,是指利用在監管制度上的不一致、不完備,惡意逃避合理監管的行為。」殷勇點名指出了六類監管套利行為。
一是期限套利。短期資金成本低,長期投資收益高,但風險也高,過度借短買長,獲取期限的溢價,是一種常見的套利行為。
二是信用套利。投資活動中,部分人不顧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過於追逐高風險資產,進而獲取信用溢價。三是流動性套利。一些機構不顧實際流動性需求,片面追求非流動性資產,獲取流動性溢價。四是幣種套利。人民幣有升值壓力的情況下,很多機構進行負債外幣化、資產本幣化;貶值情況下進行反向操作,博取匯率利率之間的差異,進行幣種套利。五是資本套利。以小博大,片面追求槓桿。六是信息套利。利用信息不對稱性,通過複雜的產品設計,惡意侵犯消費者權益。
「六種惡意的監管套利行為,規避了監管的制度和安排,可能會造成整個金融體系風險嚴重失控。」殷勇稱,當前中國金融風險防範的制度短板除了監管套利,還包括剛性兌付、亂辦金融、關聯複雜等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將加強監管協調,完善監管制度,加大檢查處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