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8日,國家發改委發文總結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情況。浦發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宋艷偉認為,國家發改委對中國經濟的點評全面而到位,從表述內容看,發改委已明確了中國經濟仍處「L形」底部階段,並確認了中國經濟的短期企穩態勢。
在宋艷偉看來,內外部因素的疊加促成了現時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的樂觀局面。內因方面,2015年末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兩年來成效顯著,提升了供給側的質量,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經過幾年的內生調整、優勝劣汰,一定程度消化「三期疊加」的負面影響,隨着消費和產業升級等力量的積聚,需求端已有所復甦。外因方面,全球經濟復甦為中國經濟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且有助於未來中國出口實現超預期增長。
在談到「如何確保未來經濟繼續平穩運行」時,交銀金研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坦言,中國經濟要延續「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就需要不斷通過改革來釋放經濟增長的新動能;至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領域,未來的重點是處置「殭屍企業」,並化解處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藉此將更多資源釋放到新的經濟增長領域。
「隨着民眾收入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追求高品質消費服務,這方面仍需不斷『補短板』。」唐建偉還提醒,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但高端製造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此外,經濟發展成果應惠及所有民眾,未來扶貧工作需要進一步「補短板」,且現代農業的發展短板也需不斷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