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去年10月起,「蘭州號」國際貨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圖為「蘭州號」從蘭州國際港務區發車/ 資料圖片
當槳聲燈影的黃河還在記憶中流淌,當蘭州牛肉麵的香濃醇厚還在舌尖上停留,當絲綢之路文明交融留下的遺存還在心靈激盪,而非一片蒼涼,開通連接中亞、西亞、南亞、歐洲的貨運班列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蘭州,讓14位參加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參訪行的社長、總編、記者感受到這個中國「向西開放重要戰略平台」因一系列貨運班列的開通,在對外貿易方面所帶來的勃勃生機。/大公報記者 肖剛
蘭州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愛勝向14位參加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參訪行的社長、總編、記者介紹蘭州新區這個被賦予「向西開放重要戰略平台」如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張愛勝表示,蘭州新區通過「建平台、產融合、路連通、文交流」,發揮該區綜合保稅區、中川國際航空港、中川北站鐵路口岸平台作用,建設國際合作產業園、國際通信專用通道,「一區一港一園一口岸一通道」開放平台初步搭建,與哈斯克斯坦、俄羅斯、德國等近40個國家開展經貿合作,近20家入區企業60餘種產品銷往美國、歐洲、中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馬來西亞《自由日報》社長丘紹平提出,蘭州開通連接中亞、西亞、南亞、歐洲的貨運班列,還有貨運包機運營情況,如何做到常態化,避免「滿載而去,空載而歸」?張愛勝表示,蘭州新區做「一帶一路」「路連通」的文章,加快建設通暢便捷開放通道,整合現有國際貨運班列和國際貨運包機業務資源,打造國際貨運中轉集散中心,以吸引各國各地要素資源聚集。同時,通過深化政府間合作,建立更高效便捷的通關機制,面向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宣傳推介,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累計發運150貨運班列
「蘭州─漢堡」中歐往返貨運班列、「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明斯克中白工業園」中歐直通貨運班列、「蘭州─日喀則─加德滿都」公鐵聯運南亞貨運班列、「蘭州新區─土庫曼斯坦」鑽機設備整車專列,以及首列冷藏集裝箱中歐專列,礦產品中亞回程專列等都已常態化運行。正在對接開通「蘭州新區─喀什─巴基斯坦」的中亞多式聯運國際貨運班列,聯通至瓜達爾港的陸上絲綢之路黃金通道與中巴戰略經濟通道,爭取開通中新南向通道,開展鐵海聯運,構建鐵路、公路、機場和江運、海運、信息港「六位一體」國際物流通道體系。
「為避免『滿載而去、空載而歸』,班列開通之初就加強與口岸、海關聯繫,確保結關及時,幫助企業增強集貨能力,穩定出口貨源。」張愛勝說,目前,國際貨運班列已累計發運150多列,運送機械設備、日用電器等貨物近15萬噸,其中,南亞班列被列為全國示範工程,每周達到2-3列。蘭州新區還發揮鐵路口岸和綜合保稅區優勢資源,加快糧食、平行車、醫藥進口,水果指定口岸批覆,發展農產品、中藥材及提取物、伊斯蘭特色服飾和食品、機電設備輸出,引入出口國的水果、糧食、石化產品,集結後分撥全國,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優勢。
進出口貿易額近70億元
張愛勝介紹,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累計註冊企業達230家,其中外貿企業逾160家,完成進出口貿易額近70億元(人民幣,下同),在全國綜保區中排名第22位,呈現後來居上的良好發展態勢。而規劃面積逾28平方公里的蘭州新區國際產業園區距機場約10公里,有得天獨厚的鐵路、航空、公路聯動物流通道優勢,目前,已引進落地項目12個,總投資30多億元。
獲批「國字號」不到5年,蘭州新區累計引進項目362個,總投資5000多億元,已建成項目160多個,形成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水性科技、生物醫藥、大數據、新能源等產業集群。
丘紹平了解到,蘭州新區正在攜手馬來西亞,圍繞「清真」產業國際化做文章。他認為這是高站位、大手筆,不僅能使「貿易暢通」,也服務於「民心相通」,還連起了陸海絲綢之路,「帶」與「路」將因此而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