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台胞世運會傳火炬 「與馬龍同場很激動」

時間:2025-08-07 05:02:00來源:大公报

  圖:台灣青年林書任成為成都世運會唯一的台胞火炬手。

  2025成都世界運動會於8月7日至17日舉行,主辦方日前在成都、德陽、眉山三個城市進行火炬傳遞,而扎根四川大涼山種橄欖樹的台灣青年林書任獲選為唯一的台胞火炬手。他日前向大公報記者表示,對於能夠成為世運會的火炬手,感到很榮幸,而且還能與同為世運會火炬手的奧運冠軍馬龍同場。這份傳遞火炬的榮譽屬於所有在大陸奮鬥、為兩岸交流融合貢獻力量的台灣青年。他希望更多台灣青年舉起屬於他們的火炬,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火炬手。\大公報記者 向芸成都報道

  成都世運會火炬傳遞最近在成都、德陽、眉山三個城市進行,總里程11公里,共有120名火炬手參與其中。這也是世運會歷史上首次火炬傳遞。當天,火種採集暨火炬傳遞啟動儀式在四川德陽三星堆博物館祭祀台廣場舉行,接着前往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三蘇祠、興隆湖濕地公園等5個站點分段傳遞。在三星堆博物館站,主辦方安排唯一的台胞火炬手,扎根大涼山11年的林書任參與火炬傳遞。

  做「功課」探尋火炬手意義

  「我非常激動,這是榮譽,更是責任。」林書任說,4月下旬獲知自己成為火炬手候選人,經過一系列推選流程後,直到活動前兩天,才得知最終入選。他笑言,有點「受寵若驚」,「原以為我是台胞火炬手之一,沒想到是唯一。」

  正式成為成都世運會火炬手後,林書任專門去做了「功課」,懂得了作為一位火炬手的意義:有別於運動員在競賽場上的拚搏追夢,火炬傳遞是賽會唯一一個可以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和深度互動的領域,也可以傳達團結、和平的意義。

  更讓林書任欣喜的是,他在三星堆博物館傳遞火炬,這一站還有中國乒乓球史上首位男子「超級全滿貫」得主馬龍等火炬手。「我來到大陸後開始看乒乓球比賽,知道龍隊是『六邊形戰士』,沒想到能夠同場傳遞火炬,見到他很激動。」

  之所以能成為世運會火炬手,林書任覺得可能是自己的經歷比較有代表性。作為北大博士,他是經過專業學術培養的學者;作為台灣青年,他是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生力軍;作為鄉青,他是扎根大陸鄉村工作的青年。而這些身份集於一身,則源於他追隨父親的腳步。

  大陸機遇豐富助台青年圓夢

  林書任的父親林春福早在1987年就來到大陸投資興業,之後林書任對大陸心生嚮往,不僅前往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攻讀博士學位,還於2014年前往涼山州,與父親一同在當地種植油橄欖樹、生產橄欖油。

  2011年,林春福非常看好大陸油橄欖產業,於是放棄在深圳的事業,來到四川大涼山,想種出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油橄欖樹。2013年林書任前往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時,父親已在四川涼山州冕寧縣種下了600畝油橄欖樹。

  事後他才明白父親此舉並非僅僅出於商業考量。十多年前,冕寧縣只是一個抬頭看天、低頭種糧的貧困縣,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村落只剩老人和孩子留守。林書任父子的到來,悄然讓這裏發生了一些改變:十餘年來,他們在涼山州打造了2.5萬餘畝高標準油橄欖基地,帶動6800餘戶農戶年收入增長3倍以上。

  林書任的父親曾對他說,「你要真正認識這個時代,就要到最基層。」在大陸的十餘年間,林書任從「台青」變成「鄉青」,更深刻地領悟着這句話的意義。「從『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到『先富帶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大陸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讓每個人都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林書任看來,大陸的發展機會越來越多,正吸引着更多台商、台青、台企前來逐夢、圓夢。台灣在鄉建鄉創、社區營造等領域起步比較早,台灣青年很適合把這些經驗帶到大陸,共同參與到兩岸融合發展的大潮中。「大陸有各項利好政策、有美麗的綠水青山、有廣闊的市場機遇,既能夠讓台青實現自我價值和夢想,也有社會意義,何樂而不為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