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克朗凱特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吳旭
「一帶一路」建設要尋求理解和認同,就必須先說好「一帶一路」故事。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克朗凱特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吳旭,以明宣德青花魚藻紋碗高價拍賣、耶穌基督出生時東方三賢人以及玄奘西遊取經的故事,說明絲綢之路是文明間的互通,且影響到現今。而未來,中國更應該張開雙臂,從文明的角度與世界來一次擁抱。
吳旭講述的三個故事涉及精神、文明、人文,其影響遠遠超越經濟貿易帶來的影響。吳旭說,在宣傳「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如果過分強調經濟貿易物質化的程度,反而將其價值低俗化了。
他認為,「一帶一路」產品要深入人心,需要構建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從「一帶一路」品牌構建的角度講,過去一段時間不夠立體,還需要在推進經貿合作的同時,展現文化和文明的握手和溝通。
他又表示,講好中國故事,既要了解自己,還要了解別人,更要知道別人不了解自己,如果過度關注自己經貿的要求,那對別人的理解就無法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