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生陳家溝認知太極拳源流

時間:2017-07-14 03:16:34來源:大公網

  圖:陳家溝太極拳傳人陳沖教授港傳媒學子站樁 實習記者花豫湘攝

  中華武術文化博大精深,太極拳尤為名揚中外。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是國家武術部門考察認證的太極拳發源地,陳王廷創太極拳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范長江行動中原行」香港傳媒學子一行來到陳家溝,看到到處都有男女老少在街頭武館、路旁樹蔭下習練太極拳。每一個看似隨意柔軟的動作,都蘊含着虛實變化和勢疾力猛的內勁。當地太極拳傳人說,防身健體、修養心性,是太極在新時代的現實意義。

  大公報實習記者張瑞洋、易夢婷、花豫湘焦作報道

  陳家溝新村的道路兩旁,鱗次櫛比的商舖懸掛着獨具特色的門匾,飯店、武館、醫館等,幾乎都和太極拳相關。路旁的樹蔭下,練習拳法的人三五成群,師父在旁指點,頗有古時候祥和寧靜的氛圍。散落在陳家溝的家庭武館,或大或小,各具特色。

  哮喘幼童暑期練武健身

  集體太極晨練是陳家溝的保留項目,大家自發練習太極,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對外展示中華武術文化之特色。

  陳家溝的教練表示,在陳家溝流傳着這樣的諺語「上至哼哼(指老年人),下至能能(指小孩子)」、「喝喝陳溝水,都會翹翹腿」、「會不會,金剛大搗碓」。通過這些話,足以看出太極拳對整個陳家溝的影響之深。

  7歲的毛悅明是陳家溝眾多外地學習者中的一個。他告訴記者,「3歲那年自己患上了哮喘,媽媽聽說太極拳可以治病,便帶他來到了這裏,一個月之後病情好了很多。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壯,決定以後每年的寒暑假都過來學習。」像他這樣的學子,陳家溝還有許多。

  全球三億人研習太極

  「單劍、老架、推手……」在陳家溝國際展示中心進行的太極拳表演,給港傳媒學子一行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場上習武者一轉身一揚手,顯露出行雲流水的高手氣勢。表演過後,港學子們也參與到學習太極拳中去。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當代太極「八大天王」之一的陳沖,用一招看似簡單的「伸展纏絲功」,改變了香港學子對太極的看法。

  香港公開大學的郭芷萱嘗試了「伸展纏絲功」後表示,「太極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一招一式都有它的功夫在其中。」在綿柔之態中見堅實之力,以柔克剛,太極的魅力正在於此。

  陳家溝另一位太極傳人陳照森表示,三十年前自己因為腰受傷而疼痛不已,但在練拳後慢慢身體狀況變好,心境也輕鬆很多。在場的港生紛紛感嘆,這位年邁六旬的「陳伯伯」,看上去比他的年紀年輕多了,活潑健康的笑臉跟年輕人無異。

  有數據指出,全球目前有3億人在研習太極拳,遍布了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可見,太極功夫和太極文化的影響力已經跨越了民族和國界。陳沖介紹,傳統的太極拳分為競技和養生、文化。養生和文化是當代比較普及的部分。「太極拳練好了,可以防身;練得皮毛,也可以健身。」這才是太極拳在新時代的現實意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