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時間4日上午,在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對外開放一周年之際,廣東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圖書圖片聯展正式拉開帷幕。此次聯展是2017「感知中國.廣東文化歐洲行」系列活動之一。
中共六大是中共歷史上唯一一次在中國境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2010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期間與俄時任總理普京就中共六大會址修復工程達成共識。2013年,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共同見證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的補充議定書,確定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作為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的分支機構管理和運營。
開館一年來,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已接待觀眾6000多人次,其中俄羅斯觀眾超過2000人。展覽館成功組織舉辦多場演出和中國文化講堂等文化活動,成為莫斯科郊外又一地標性建築。
「中共六大會址的修復和開放,是中俄友好得到弘揚的一個重要見證。」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館長張中華表示,「展覽館開放一周年之際,廣東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圖書圖片聯展在這裏舉辦,奉上了一場思想和文化的盛宴。」
在展廳中,展出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俄文版)》《海上絲綢之路(中外文化交流叢書)(英文版)》《中國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等200多種書籍。
「看到一系列精美的圖書圖片,讓我產生非常強烈的願望,很想去中國去廣東走一走、看一看。」莫斯科居民娜佳興奮地說,「特別是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讓我看到了中國日益繁榮昌盛的力量源泉。」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俄文版)》的展台前,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中國部主任科布澤夫認為,此次「廣東文化歐洲行」非常有意義,是中俄文化交流深入到俄羅斯基層的有益嘗試,很接地氣。
此次展覽還展出了多角度反映廣東經濟建設、文化與傳統、自然風光以及廣東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情況的70多幅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