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蛟龍」風雨中潛雅浦海溝4187米

時間:2017-06-05 03:16:20來源:大公網

  圖:4日,「蛟龍」號雨中深潛雅浦海溝/新華社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中新社報道:當地時間4日8時43分(北京時間4日7時43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載着3名潛航人員在風雨中離開「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進入太平洋洋面。11分鐘後,在科考隊員注視的目光下,「蛟龍」號向着雅浦海溝深處潛去。

  這是本航次「蛟龍」出海時第一次遇到下雨天。「蛟龍」號此前5潛馬里亞納海溝,在雅浦海溝作業區,「蛟龍」號同樣將完成5次下潛。「『蛟龍』無懼雨中下潛,但風雨中的下潛,確實增添了很多困難。」正在指揮水聲吊陣布放的工作人員王向鑫說。

  潛水器下潛後,緊接着就是布放水聲吊陣設備,以保持潛水器與水面的通話和聯繫。王向鑫說,負責水聲吊陣的五六個人,每個崗位的工作都要按時準確到位。「開絞車、掛鈎、排纜等,雨中說話不容易聽清楚,穿着雨衣幹活也不利索,這需要我們工作起來格外小心」。

  原計劃7時布放潛水器,推遲至8時30分進行。水面支持系統指揮人員李德威說,布放過程本身可以說行雲流水,沒有比平時多花時間,但在回收時如果還在下雨,就會困難一些,因為一則下雨海面視線不好,發現「蛟龍」要困難些,二則下雨天黑得早,回收比布放更複雜一些。   11時14分,「蛟龍」號到達潛深4187米,海底作業2小時後返回,完成雅浦海溝首潛。

  據介紹,本次下潛為工程下潛,主要是確認潛水器工作狀態,對所有功能參數進行全面測試,驗證潛水器自身作業工具的技術性能。通過高清視像,「蛟龍」號此次觀測到各種形狀的海綿、海參、鰻魚、紅色對蝦等多種深海底棲生物,取得大量海底生物資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