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條約協商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開幕式並提出五點倡議獲得熱烈反應。多名與會的代表和專家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次會議具有里程碑意義,是中國透過自身極地事務方略主動參與全球治理重要步驟。
上海交通大學極地與深海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薛桂芳表示,本次會議中國抓住了南極合作的關鍵領域,具體來說就是強調人類共同的南極,強調基於保護的利用,由此提出加強對南極的科研,以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南極的自然條件、資源特徵和生態環境。
薛桂芳稱,南極應該成為中國國際合作新疆域。中國在參與南極治理相關的國際事務中,逐漸提升自己的軟硬實力,尤其是軟實力即對政策走向、決策進程等國際事務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薛桂芳強調說,中國除加大科研投入和考察範圍及深度外,應制定專門的南極戰略或規劃,有意識地選派相關領域不同層次的專業人才,參加南極條約體系內的機構和委員會等,為後續影響力的持續發揮奠定基礎。
創綠研究院研究員陳冀俍則表示,中國作為一個在南極治理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大國,日後需要有更高級別的法律文件來闡述國家在南極的核心利益。
陳冀俍認為,國際社會最關心的問題是中國將要如何「利用」南極。因為傳統意義上的利用是指經濟開發,這種利用與環境保護形成矛盾,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就是在保護與利用、當代人利益與後代利益中尋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