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青島港全自動化 碼頭空無人

時間:2017-05-13 03:16:29來源:大公網

  圖:5月11日,世界最先進、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青島投產。圖為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工作現場/大公報記者丁春麗攝

  5月11日,隨着「中遠法國」輪最後一個集裝箱裝船到位,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商業運行的首條船舶作業完畢。與傳統碼頭不同的是,裝箱過程中整個碼頭「空無一人」,生產作業卻「行雲流水」。此舉標誌着當今世界最先進、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投產,成功實現了從概念設計到商業運營。/大公報記者丁春麗青島報道

  在此次「中遠法國」輪作業中,碼頭7台橋吊、38台軌道吊、38台AGV(自動導引車)全部投入生產,系統運行順暢。本次作業箱量共計3858自然箱,橋吊單機效率達到26.1自然箱/小時,船時效率達到161.2自然箱/小時,創出世界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商業運行最高效率。

  減少85%操作人員

  「一艘載箱量1.3萬多TEU(標準集裝箱)的貨輪,每個集裝箱都對應着100多條信息。計算機準確計算每個集裝箱在堆場的位置,船舶靠岸前,所有信息進入自動化碼頭數據庫。」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傑敏說,自動化碼頭運行背後有強大的計算機系統做支撐。目前兩個泊位作業中,後方生產控制中心9個遠程操控員承擔了傳統碼頭60多人的工作,減少操作人員約85%。

  「全球領先的智能生產控制系統為碼頭賦予了一顆會思考、能決策的『大腦』。」據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連鋼介紹,該碼頭採用物聯網感知、通信導航、模糊控制、信息網絡、大數據雲計算和安全防範等技術,實現了精準定位及智能控制,整個作業中達到了零衝擊、無聲響的平穩操作,確保貨物零損傷。

  首創自動循環充電

  張連鋼告訴記者,青島港的全自動化碼頭還具備了自主知識產權,首創了自動循環充電、「一鍵錨定」等多項技術,和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平台深度融合形成了「超級大腦」,使自動化碼頭設計作業效率達每小時40自然箱,比傳統碼頭提升30%,是當今世界裝卸效率最快的自動化碼頭。

  碼頭上最吸睛的38台AGV車隊也是青島港的首創,是自動化碼頭的關鍵組成部分,相當於38個機器人在協同作業,它們負責將集裝箱從起始位置運送至目標位置。

  據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工程技術部AGV經理王偉介紹,AGV採用了目前世界最先進的電池組,壽命超過10年。安全性高且充電時間短,6分鐘補充到80%。另外,電池還可以在零下30度進行工作。

  記者了解到,該碼頭還首創了機器人自動拆裝集裝箱扭鎖,實現生產全程自動化;首創軌道吊「一鍵錨定」系統,解決了大型機械防瞬間大風的全球性行業難題。傳統碼頭4名員工30分鐘才能錨定一台輪胎吊,依託軌道吊「一鍵錨定」系統,全自動化碼頭所有機械設備2分鐘內可自動完成防風錨定。

  憑藉低成本、短周期、高質量等卓越績效,在美國第11屆「Navis World」(美國Navis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集裝箱碼頭操作系統(TOS)提供商)全球年會上,青島港榮獲「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傑出成就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