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召開的最後關頭,突然又有兩位重要的「客人」─美國和韓國,宣布要派團到北京參會。在外界看來,中韓關係因「薩德」問題高度緊張,韓國最後一刻才拿到「入場券」並不奇怪。但對「一帶一路」倡議一向冷眼旁觀、保持高冷姿態的美國,突然表示「認識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將派代表參加高峰論壇,還是多少有點讓人覺得摸不到頭腦。
早前,韓國媒體曾在中方公布峰會嘉賓名單時不無失落地表示,「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盛況空前,但作為鄰國的韓國卻無法感受到這種氛圍。因為部署「薩德」而與中國產生矛盾,韓國連邀請也沒收到。
韓國執意部署「薩德」令中韓關係墜入低谷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那種認為中國沒邀請韓國參加「一帶一路」論壇,是想以此和韓國作交換或相要挾的想法,還是小家子氣了一點。事實上,中國政府此前已向韓國駐華使館發送了邀請函,而韓國遲遲沒有決定派出代表團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迫在眉睫的總統大選。
但一直對「一帶一路」心存疑慮的美國為何又突然轉態呢?當然是看到100多個國家和60多個國際組織的重量級人物都來參會了,怕自己這個世界霸主被落下了,所以也趕緊搭上「末班車」來華分杯羹。
美國各界對「一帶一路」的興趣也是越來越濃。正如一位美國商界朋友在一個研討會上所言,「任何一個超過10億美元的大項目美國都不應該缺席」,何況「一帶一路」有成百上千個大項目,是一個總計上萬億美元的大蛋糕。「即使美國政府沒有表態,我們也要想辦法參與。」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美國有領先世界的科技、人才、金融和高端製造業等,一位中國駐美外交官指出,美工商界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參與「一帶一路」有關項目諮詢,設備提供,技術轉讓乃至融資,也可以到沿線國開放的開發區投資設廠。
來者都是客。「一帶一路」峰會不實行會員制,任何志同道合的國家,只要感興趣,都可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的獨奏曲,而是世界的大合唱。中國也不是要搞新的「馬歇爾計劃」,而是要和各國共同做大「一帶一路」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