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民法總則新增胎兒利益保護

時間:2017-03-10 03:16:29來源:大公網

  圖: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中)就「民法總則草案與人大立法工作」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社

  9日,全國人大會議邀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等嘉賓就「民法總則草案與人大立法工作」回答傳媒提問。張榮順表示,民法總則草案在編纂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意見紛紜,包括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降至6歲還是8歲,究竟據何對法人概念進行分類,迄今仍存在不同意見。張榮順同時指出,這些意見並非原則分歧,社會各方面對整個民法總則的編纂工作大的方向是一致的。談及民法總則亮點,張榮順稱草案對薄弱環節作針對性規定,包括新增對胎兒利益保護的規定。\大公報記者張寶峰北京報道

  張榮順說,民法典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它規範着紛繁複雜的社會關係,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在整個編纂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各方面意見紛紜,而且各有道理,怎麼去取得共識,這個難度是很大的。他舉例說:「大家都同意應當下調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但有人建議降到6歲,有人建議降到8歲,也有人說分不同的地方作出不同的規定,什麼意見都有。再比如大家都同意對法人進行重新分類,但到底怎麼分?意見就很多。」

  共收集到7萬多條意見

  據了解,學界對法人的分類包括公法人與私法人、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營利法人與公益法人、企業法人與非企業法人等多種分法,最終民法總則草案採取了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特別法人的三分法。張榮順說,「對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有不同的意見。」

  張榮順透露,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全國人大代表對民法總則提出的意見,多達400多頁A4紙。在三次向社會公眾徵集意見中,共收集到7萬多條意見,在這期間還有各種團體舉辦的研討會、座談會,還不包括專門寫信向人大反映意見的情況。

  新增成人監護制度

  被問及這版民法總則草案有哪些亮點和創新時,張榮順說,民法的核心就是保護人民群眾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草案所有規定均圍繞保障民事權利展開。此外,草案還對民事權利保護中的一些薄弱環節做了有針對性的規定,比如新增對胎兒利益保護的規定和成人監護制度。

  張榮順還說,這次編纂民法典、制定民法總則,是在中國改革開放38年、社會經濟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客觀條件下進行的,草案中大到基本原則的確立、權利的確認,小到細微的條文修改,都體現了時代特徵和一定的前瞻性。

  此前法學界一直有觀點認為應給予人格權更多重視,不過這版民法總則草案卻並未將人格權單列出來。對此,張榮順解釋說,草案民事權利裏第112條規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第113條則列舉了自然人享有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等權利。實際上,人格權的內容已經包含在這裏面了,人格權各方面的權利是得到全面保護的。

  人大將加強反腐敗立法

  2017年是本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職的最後一年。對於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任務,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許安標9日表示,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共有40多項立法任務,其中全面深改急需的立法是重中之重,另外反腐敗立法也將得到加強;還要認真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方面立法工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