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位於濱海新城的數字福建雲計算中心一期主體工程目前已完工/網絡圖片
福州新區濱海新城13日正式啟動,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研究院和實驗室、知名大數據及信息產業企業簽約落戶。以智慧型城市布局的濱海新城,將建設成為引領福州發展的新龍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新標誌,也是福州創新型經濟、生態綠色、宜業家園的示範標桿。圍繞濱海新城開發建設,福州今年將實施69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1500億人民幣(約合1694億港元)。/大公報記者何德花福州報道
新城位於福州長樂市境內,面積188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86平方公里。根據福州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濱海新城是福州中心城區的副中心。
據悉,圍繞濱海新城開發建設,福州市謀劃儲備了9大類80項的濱海新城第一批重點項目,涵蓋規劃、徵遷、城市路網、港口碼頭、鐵路(軌道)、機場、市政設施、公共配套和產業項目,總投資超2000億元人民幣,以支撐和推動濱海新城加快開發。
國家大數據中心落戶
13日,國家信息中心、中國航天十二院、東華軟件公司、中電數據公司等13家機構和企業分別與福州簽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項目、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研發樓二期項目、國際雙語學校項目、新城醫院項目、中國VR中心暨技術教育培訓中心項目等5個項目同時動工。
福州市委書記倪岳峰指出,福州濱海新城是貫徹國家「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創新高地、開放門戶、宜業家園、生態綠城」的發展定位展開建設。在空間布局上,濱海新城按「一帶四園」布局,包括融合創新發展帶、健康醫療大數據園、互聯網產業園、虛擬現實產業園、海洋產業園。
海陸空港網四通八達
濱海新城擁有空港、海港、陸港、信息港等四通八達立體網絡。空港方面,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將年客運量從1300萬人次升級擴容至年客運量2850萬人次的4F級國際樞紐機場。本月15日,福州將成為繼北上廣之後第四個開通直飛紐約的內地城市。海港方面,松下港口正升級建設成國家級物流中心和國際郵輪港。陸港方面,福平鐵路(福州—平潭)、沿海福廈客專線正在推進,福州火車東站將成為國內門戶型綜合交通樞紐。信息港方面,「海峽光纜1號」在濱海新城與台灣本島聯通,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連點也落地濱海新城。此外,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數字福建「政務雲」與「企業雲」均已落地。
濱海新城未來擁有「兩縱五橫」的快速公路網、3條地鐵線和2條快速鐵路,北上鏈接福州馬尾自貿區,南下與福州江陰港、平潭自貿區貫通。擁有生態文明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新區、自主創新示範區等五區疊加戰略機遇。新城則以高新科技、信息產業布局,擔當科技創新和企業轉型升級的引擎。
對接台灣健康產業優勢
此外,福州濱海新城這一開放門戶,在推動兩岸深度合作與融合方面優勢凸顯。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茂興分析指,濱海新城布局的信息技術、海洋生物、醫療健康等產業恰是台灣優勢產業,兩地有很大的合作空間。馬尾台商林先生稱,福州濱海新城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項目對台灣醫療健康產業來說是個重大機遇。
不僅如此,作為國家首個生態文明實驗區,福州濱海新城山河湖海兼具、生態環境多樣化,是福州生態環保綠色發展、宜業家園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