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去年深圳國際創客周展出多項科技創新實際應用成果,汽車搬運智能機器人成焦點\資料圖片
17日上午,深圳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其後是許勤擔任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後的首場記者會,在回答大公報記者有關深港合作提問時,許勤稱,世界科技產業創新將迎新一輪集中爆發,深港科技合作已成為兩地吸引國際創新資源的重要優勢。他指,深圳和香港合作潛力巨大,共同聯手能聚集更多國際上創新資源,關於河套開發,雙方將按照簽署的協議與雙方議定的重要事項推動合作,在「一國兩制」及粵港經濟方針指導下,通過此次合作進一步推動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公報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
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許勤當選為市委書記後不久,首項外出公務即是赴港參加深港合作會議,與香港特區政府簽訂《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謀劃2017年工作。許勤在本次記者見面會上表示,計劃將落馬洲河套區域及深圳河北部大約3平方公里地區,建設成深港合作的創新園區,進一步深化兩地合作,通過兩地科技創新城區合作,推動兩地可持續發展。
夥港打造「質量經濟」
許勤稱,深港合作是深圳對外合作重要內容,可以說深圳各個領域對此都非常重視,從最早的一般貿易即加工業到現在科技、產業、環保、基礎設施等眾多基礎領域的深度合作,兩地交流合作在過去深圳城市發展歷史上極其重要。未來,深圳打造質量經濟,還要進一步提升發展質量、發展後勁,這一過程必須要進一步加強與香港合作。
「深港合作潛力巨大,我們和香港共同聯手可以吸引更多國際上的科技資源、創新資源。現在很多研究機構,在討論和深圳合作或者香港合作時都看到深港合作優勢。」許勤指,深港通過合作,將推動兩地發展,為提升兩地經濟、社會水平作貢獻。
儘管深圳先進製造業佔工業比重已達70%,但這些先進製造業面臨成本上升壓力。許勤表示將把質量作為主攻供給側改革方向,用質量優勢對沖成本上升劣勢。
建十大製造業創新中心
許勤介紹,深圳將打造十大製造業創新中心,就是為深圳製造業能走向精密製造、智能製造和高端製造,通過製造業發展,夯實深圳經濟基礎,在新一輪經濟競爭中,在發達國家製造業回歸、發展中國家低成本製造業爭奪中,通過自身創新和布局,增強深圳製造業競爭能力,使得深圳實體經濟取得更高質量高標準發展。他透露,將通過質量和標準的引領,實現深圳製造業大轉變,深圳目前已在機器人、3D打印、精準醫療、海洋智能裝備、智能汽車等領域推進製造業十大創新中心規劃。
他指,實體經濟發展需要創新和科技驅動,未來世界科技領域將是技術集中爆發的階段,深圳此時推「十大行動計劃」就是要搶抓科技發展機遇、找準發展重點,實現深圳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定位。同時,深圳的實踐將為國家建成科技強國、為「中國製造2025」做探索,以在全球製造業重新分工布局中形成自身的優勢。
從經濟結構看,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已佔GDP比重40%左右,研發投入於去年超過800億元人民幣(約905億港元),和全球排名第二的韓國水平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