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田雯南京報道:歲末,很多歷史的見證人沒能挺過這個寒冬。21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對外宣布,第三個國家公祭日過後短短一周,又有三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離世。目前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剩104位,平均年齡超過85歲。
12月15日,幸存者閻保貞逝世。在79年前那場劫難裏,她的哥哥閻葆河被日軍殺害。「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了南京,父母托了朋友,搶先一步把我送進了難民區金陵女子大學避難,金陵女子大學有華小姐守着,日本兵很難進來。」那段經歷,老人始終不敢忘記,她所提及的「華小姐」是當時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美籍教授明尼沃特琳,中文名字「華群」。12月19日中午11時左右,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張秀紅去世,享年90歲。她11歲時曾被日軍強暴留下終身殘疾。張秀紅在留下的自述中回憶,日本兵一進村子就把村民們集中起來,男女分開,一個個檢查男的手上有沒有老繭,頭上有沒有帽箍,若有就集中在一起,拉到田裏槍殺。
12月21日,93歲的幸存者易翠蘭突發心衰離世。1937年,易翠蘭14歲,當時她住的小樓房前有一個水塘,日本兵把抓到的人殺死後推到水塘裏,水塘裏漂着死難者的屍體,塘水被染成了血紅色。有一次,她親眼看到日本兵把一個20多歲小伙子強拉到塘邊,用刺刀活活捅死推進塘中。日軍也闖入過她家中找「花姑娘」,她躲起來沒被發現,但親眼見到和她們住在一起的某軍官太太被抓走。今年累計已有29位幸存者去世,紀念館方面表示,深切緬懷相繼離開的逝者,感謝這些願意站出來強忍痛苦揭下傷疤還原那段歷史的幸存者,希望社會能對他們多一點關懷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