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3日在國新辦召開發布會,介紹2016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言人毛盛勇表示,11月國民經濟運行的多數指標有所好轉,民間投資增速企穩,市場銷售增速加快,工業緩中趨穩,加上樓市調控初現成效,他表示整個經濟增長的動力在企穩和回升,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積極變化累積增多,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這種大趨勢在四季度不會有明顯改變。
大公報記者譚笑北京報道
毛盛勇介紹,11月國民經濟運行出現增長動力企穩回升特點。在投資方面,連續四個月呈現投資企穩跡象,民間投資1-11月增長3.1%,比1-10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佔全部投資的61.5%;2016年11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2%,較10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
11月份出口由降轉升,進口增速加快。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9%,其中,出口1.3224萬億元人民幣,增長5.9%,上月為下降3.2%;進口1.0243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3%,增速比上月加快9.8個百分點。分三大門類看,11月份,採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製造業增長6.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9%。毛盛勇稱,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和利潤率均有所改善,說明企業的利潤在好轉,企業產品結構不斷優化。
CPI溫和上漲
最新數據顯示,11月全國市場銷售增速加快,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10.8%,為今年以來單月最高增速。其中消費升級類商品增勢較好,通訊器材、文化辦公、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和汽車實現逾13%以上增長。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3%,漲幅比10月份擴大0.2%,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變動因素,核心CPI上漲1.9%。從此變化走勢看CPI仍處溫和上漲態勢。市場銷售增速加快帶動企業發展。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8.6%,10月份當月利潤增長9.8%,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均有所改善。
樓市平穩增長要素
從數據看,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逾1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4.3%,銷售額達10.2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5%。雖然數據絕對值刷新歷史紀錄,但從各方面數據來看,漲幅開始明顯放緩,市場沖高回落趨勢明顯。11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比10月末減少427萬平方米,連續9個月減少。
對此,毛盛勇解釋,10-11月,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相繼出台調控政策,以抑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毛盛勇認為,調控取得初步成效,十月份下半月和上半月環比數據顯示,15個城市中有7個城市環比價格下降,7個城市環比漲幅收窄,1個城市持平。毛盛勇指出,房地產在中國既是有居住功能的消費品,也是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投資品,和百姓福祉息息相關,更對經濟增長有重要貢獻,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