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商業圓桌會議現場\大公報記者 帥誠攝
【大公報訊】記者帥誠廣州報道:10日,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商業圓桌會議在廣州開幕。論壇期間發布了《中國創新生態系統報告》(下稱報告),從權威角度分析了中國在創新發展中的優勢和短板,提出針對性建議。
本次會議主題聚焦戰略性行業的數字轉型。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馬欣表示,數字化轉型將成為催生新經濟增長模式的動力。世界經濟論壇基金董事會成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副總裁朱民在會議上指出,數字化轉型已經是大勢所趨,其核心概念是在線和移動。「在線上和移動成為新常態後,大數據和雲計算是緊接着面臨的兩大挑戰,這也是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集中度的關鍵所在。」
會議期間公布了《中國創新生態系統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的研發支出總額達到1.422萬億元,佔GDP比重的2.1%,相當於歐盟國家的平均水平,這一數字佔世界各國研發總支出的20%,位居全球第二。但報告中也指出,中國創新生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核心技術薄弱和創新教育不足。
參與報告編寫的啟迪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陳鴻波介紹,中國創造來源於科技成果轉化,轉化的動因是高科技中小企業的發展,他們有市場上沒有的產品。中小企業要迅速生長需要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中國能否有這樣的環境也是中國未來創新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