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今年以來,中國企業跨國併購爆發式增加,「投資大國」正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另一個註腳。
「中國買家主導的跨境併購呈逐年增長趨勢,2016年上半年交易額佔全球跨境併購總額的比例由去年同期6%升至23%。」8日,在中國銀行─彭博全球併購峰會上,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介紹了上述數據,他指出,這一數據還在快速提升。
除了規模上的迅猛發展,中國海外投資併購正呈現出兩大變化,一是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從以前的以國有企業為主導,逐步發展到以上市公司、民營企業、私募股權投資資金等共同參與;二是併購行業多元化,由最初單一的資源、能源標的擴展到了交通運輸、醫療健康、消費品、房地產、金融、文化教育等多個行業。
「中國正從國際貿易大國向境外投資大國演進,這是中國在全球經濟地位的歷史性跨越。」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屠光紹表示,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貿易和投資雙輪驅動的格局。
體現產業結構升級需要
中國海外投資併購為何在近期出現爆發式增長?與會專家認為,這是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和產業結構升級需要的集中體現。
屠光紹指出,中國發展階段和實力提升為對外投資提供了基礎,此外,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包括「一帶一路」建設等對外開放政策為對外投資提供了強大動力,「海外併購是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產業升級的需要、勞動生產率提升的需要。」
然而,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併購並非一帆風順,浪潮之下也暗藏不少礁石。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丁遠曾指出,一般的全球收購失敗率是70%,中國則有可能達到80%。
面對海外投資併購的種種挑戰,田國立指出,要注意要避免盲目投資,急功近利的非理性的併購行為,還要警惕部分項目溢價偏高、交易後遇到整合困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