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7日是中國扶貧日,中國郵政發行《扶貧日》郵票一套一枚\新華社
17日全國扶貧日,由中國證監會舉辦的金融扶貧成果展在北京舉行。統計數據表明,1998年至2016年,貧困地區共有17家企業實現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融資額約75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86億港元);已上市貧困地區企業再融資約293億元(約合337億港元)。
最近三年來,共有181家貧困地區企業成功在新三板掛牌。2003年至2015年12月底,涉及貧困地區企業重大資產重組共計48項,累計金額達179億元(約合206億港元)。對於提高貧困地區企業競爭力,促進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證監會系統探索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扶貧模式。具體來看,在產業扶貧方面,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安徽宿松縣幫助企業對接資本市場,2015年底中天石化在「新三板」掛牌,結束了當地沒有掛牌企業的歷史。
在金融扶貧方面,深圳證券交易所則拿出1500萬元(約合1727萬港元)在甘肅武山縣設立扶貧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幫助解決12家小微企業和1050戶農民「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此外,在「互聯網+」扶貧方面,證券業協會幫助山西隰縣、汾西縣建設農產品網上銷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