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樓市調控料因地施策

時間:2016-10-06 03:16:18來源:大公網

  圖:2013年,上海市閔行區民政局婚登中心門口曾設公告警示牌,提醒「樓市有風險,離婚需謹慎」\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在地價走高及房價上行預期較強背景下,此前有關滬樓市政策將趨緊的傳聞造成購房者恐慌性入市,部分購房者更借助所謂「假離婚」換取買房資格。分析稱,對剛需購房者而言,無論上海樓市政策出台與否,政府調控主基調仍是保障剛需,同時支持改善型需求釋放,從全國角度看,政策取向仍會側重因城施策。

  「今年前7個月,全國房貸釋放約2.8萬億元,相當於2009年全年個人按揭貸款的2倍,錄歷史新高。」上海中原市場分析師盧文曦稱,本輪樓市交投火爆或與信貸超發有關,同時購房亦成為加槓桿最主要方向。

  中原地產調查發現,本輪離婚潮中,排隊離婚的多為滬籍,或婚姻雙方其中有一方為上海人,上述上海家庭因憂慮未來政策或影響二套房購買選擇假離婚,藉此獲得二套房購買條件。不過,上海無房家庭並不需要考慮假離婚,因任何政策不可能限制沒買過房、未使用過購房貸款的家庭置業。與之對應的是,一些非滬籍單身人士,為獲購房資格而需要和上海人假結婚,部分人亦因需要購置二套房而和上海人假結婚。

  近期部分一線和二線熱點城市相繼出台緊縮政策。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夏丹據此坦言,熱點城市樓市熱潮若不消退,未來料有更多城市重返限購、限貸行列。她補充,部分熱點城市已進入收信貸、防風險去槓桿期,銀行系統或從搶房貸市場,轉為吸引優質客戶,房貸政策將趨於穩定,並注重金融風險的防範。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說,宏觀地產政策更多是因地施策,而非全國統一地產調控措施;預計一、二線城市除加強限購外,還將大力打擊投機性購房,並嚴控樓市槓桿;加大熱點城市土地供應,亦是解決現時房價過快上漲必要舉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