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提問環節:問題❷/獻策創造就業保障勞工

時間:2025-11-13 05:01:29來源:大公报

  如何進一步改善本港的就業情況?

  ❶譚鎮國:辦職業培訓班及招聘會

  •落區時聽市民反映難找工作,因此要做好職業配對。新界社團聯會在新界北有多個培訓中心,提供逾百個職業培訓班,擁有強大的僱主網絡,每年亦舉辦數十次招聘會,協助近千間來自不同界別的企業招攬求職者。他強調應保障本地勞工權益,建議打擊黑工,透過發展北都助解決職位不平衡問題。

  ❷曾勁聰:應重視本地工減薪問題

  •曾在落區時了解到有基層勞工從事食肆工作,但在特區政府擴大輸入外勞後薪金被減少近半,他認為需務實看待打工仔面臨的問題。他強調,並非絕對反對輸入勞工,而是希望特區政府重視本地勞工因外勞數目增加而改做兼職及被減薪的問題。

  ❸沈豪傑:鼓勵港青回大灣區發展

  •與其研究如何增加就業率,倒不如討論如何提供優質就業及解決就業錯配問題。他表示,不少年輕人有較高的教育水平,卻沒有獲得足夠的優質就業機會,令部分青年「躺平」在家。他認為特區政府在輸入外勞的同時應加強監管,並鼓勵港青擴闊視野,嘗試在大灣區其他城市尋找機會。

  ❹廖子聰:推進大學城建設吸人才

  •北都發展將增加大量就業機會,應以產業帶動規劃,加強創新科技生物、專業服務和特色產業落戶,同時推動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與新田科技城發展,為香港帶來更多收入。他強調,推動北都大學城的建設有助於吸引更多頂尖教授與學生來港,運用世界一流的教育資源與創新元素更好地服務香港。

  ❺姚銘:創造機會助市民原區就業

  •提高就業最有效的辦法是「做大個餅」,發展產業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他認為特區政府與業界需思考如何扶持零售、飲食及建造業,並在北部都會區創造更多就業空間,協助市民原區就業,讓他們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解決職位不均的問題,減少上下班的交通時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