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尖碑已經成為古埃及文化的使者,形成了方尖碑文化。遠在南美洲隔着兩大洋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為了慶祝建城四百周年,特地建造了一座高六十七點五米的方尖碑,可見方尖碑文化的影響。
公元前三十年,羅馬帝國征服了埃及王國,在以後六百多年期間,沒人統計過羅馬人從埃及擄走了多少古埃及文物,其中被羅馬人痴迷的方尖碑尤為熾熱。把一座座高大雄偉、沉重莊嚴的方尖碑整體運出埃及,渡過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國之大事,為此他們專門製作了運送方尖碑的大型運輸木帆船,又建造了專供運輸方尖碑的超大型水陸碼頭,為此還專門開鑿了一條長約三十五公里的大運河,創造了海陸聯運的奇跡。在羅馬拉特蘭廣場上,就豎立着一尊從埃及赫利奧波利斯運來的高達三十二點一八米、重四百五十五噸的號稱「天下第一」的方尖碑。
羅馬帝國到底擄走了多少尊方尖碑說法不一,但現在矗立在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廣場的那尊方尖碑當是知名度最高的方尖碑之一,它是公元一世紀運到羅馬的,彷彿是羅馬帝國的大軍凱旋,全城轟動,萬人空巷。這尊方尖碑高達二十五米,重約三百二十噸,是由一整塊紅色花崗岩製成的,雄偉又十分健美,高大又十分挺拔,碑尖是金色的,在陽光下會發出像太陽一樣的光芒。
方尖碑文化幾乎無處不見,就連基督教教皇修行施教的聖地也抬頭望見方尖碑。所不同的是在這座方尖碑的碑尖上按照教皇的旨意被安裝上一個大大的十字架。在那個十字架中鑲嵌進一塊當年耶穌背上那個十字架的殘片,基督教徒們聽完教皇的祈禱,做完莊嚴的彌撒,走出聖彼得大教堂,再抬頭看那高高聳立的方尖碑,看那方尖碑上的十字架,真的感到太陽的光輝。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矗立在華盛頓國家廣場中心的方尖碑是埃及贈送的,正像法國當年向美國贈送自由女神像一樣。後來才搞清楚,那座高一百六十九米的方尖碑,是地地道道的美國造,是按照古埃及方尖碑的設計理念,建造風格,甚至選材用料都源於古埃及的方尖碑,可見方尖碑文化影響頗廣。
這座方尖碑是為紀念美國第一位總統喬治.華盛頓而建,它建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中心,群星捧月,是華盛頓地區第一縷陽光照耀之地,從華盛頓的波羅馬克河上望,方尖碑波光粼粼,又金光閃閃,古老的方尖碑融進了十九世紀先進的科學技術,它內部有電梯,坐電梯有風馳電掣穿越歷史之感。美國人把它起名叫「華盛頓紀念碑」。在方尖碑的碑頂,放眼四方,天寬地闊,「一覽眾山小」,華盛頓一覽無餘,盡收眼底。東西南北中,方尖碑在最中,在華盛頓的中軸線中央。國會大廈,林肯紀念堂、白宮總統府,二戰紀念廣場,杰斐遜紀念堂,以及中軸線西側的美國聯邦政治的一幢幢辦公大樓,皆在腳下。一位長期在華盛頓當記者的友人曾寫過一本書《我在白宮當記者》。他講在白宮往外看,最顯著、最風光、最氣派、最雄偉的就是華盛頓紀念碑,那尊方尖碑。
呵,不朽的方尖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