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榕城20天三度被淹引熱議

時間:2016-09-29 03:16:41來源:大公網

  圖:28日,福州多地水沒過膝,給市民出行帶來麻煩。有市民乘船出行\大公報記者何德花攝

  毫無懸念的,經歷一夜狂風暴雨之後,福建省會福州市再次淪為澤國。這是近20天內,榕城人經歷的第三次水淹全城。早前氣象部門警告,颱風「鮎魚」的雨量將與11年前重創福州的「龍王」颱風相當。果然,「鮎魚」威力不遜「龍王」。福州市民驚覺,十年過去了,福州城地下排澇工程卻還原地踏步。

  有心憂福州地下排澇工程的市民翻出了2011年5月一篇題為《福州斥資近百億治內澇》的報道。報道稱:「福州市政府今年起投資24.5億元,加快打造『百年一遇』的防洪抗澇體系。此外,再加上70億元治理內河工程。近百億的投入,將使福州防洪治澇達到一個新台階。」但是,豪言壯語並沒有讓福州內澇得到緩解。

  去年8月「蘇迪羅」颱風襲榕時,澎湃新聞一篇《福州治水之困:每年都與颱風相伴,卻始終無法解決內澇難題》的深度報道,今天看來依然適用,「或許明年還適用」。澎湃新聞記者韓雨亭說。

  剛剛提前閉幕的中共福州十一次黨代會也回應了市民關切的話題,給出福州內澇災害頻發的五大原因:極端天氣頻發、地形地貌特殊、蓄洪滯洪能力弱、內河排澇能力不足、防澇排水設施標準低;並明確了具體治理地段、時間和手段等。

  新任福州市委書記倪岳峰到任後不久,就舉行座談,問計媒體。倪岳峰坦誠表示,福州內澇是客觀存在的,短期內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硬件不行就軟件補」。他稱福州出台了「一線考察幹部」的制度,不迴避問題,按照每個部門工作安排考察進度,希望以此提升幹部的精氣神,把工作成績亮給組織看、給群眾看、給企業看。   (記者 何德花)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