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智能機器人「走進」博物館 大公報記者向芸攝
【大公報訊】記者向芸成都報道:近日,「第七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博博會」)在成都開幕。除中國博物館外,來自14個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63座博物館亦帶來推介項目。
據悉,本屆博覽會是自2004年創辦以來參展規模最大的一屆,設置了數字網絡多媒體技術、博物館文創產品等16個板塊。其中,「互聯網+」博物館和文創產品展區引人關注。
在現場,「互聯網+」讓博物館與時尚前沿聯在一起。如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展區,以「三國科技」為主題的互動體驗明信片上印着三國時期一些精巧或龐大的機械設備,借助AR技術,觀眾可以直觀感受到諸葛連弩、木牛流馬等機械武器和工具的運作模式。
而在故宮博物院展區,已成為「網紅」的趣味膠帶、朝珠耳機等文創產品讓觀眾愛不釋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故宮在由文化產品走向文化創意產品的三年多來,主要是挖掘藏品文化內涵,關注人們生活需要,再借助微信、VR等科技產品讓文物和遺產「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