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25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韓國SK集團展出AI算命模型。\美聯社
【大公報訊】早上打開社交媒體軟件,你是否會點擊「今日運勢」貼文,查看今天會有什麼事情發生?熬夜失眠時,你是否會搜索AI占星小程序,試圖從星盤軌跡裏尋找「今年我能否發財」的答案?甚至當你猶豫是否表白、應聘、辭職時,你是否會讓AI塔羅牌占卜它們的成功率?玄學成為年輕人離不開的賽博止痛藥。
在中國社交平台小紅書上,「玄學」相關的話題標籤的閱讀量已達數十億,「AI算命」話題的閱讀量也已突破百萬次。中國復旦大學2025年《都市青年壓力調研》顯示,94%的受訪者存在「選擇焦慮」,其中「職業發展」和「婚戀關係」位列前茅。而在有關AI玄學的社交媒體貼文和評論區內,大部分用戶使用算命的目的是解決這些焦慮。
幾乎每一個AI模型面世之時,都在互聯網上經歷一場「算命測試」。2023年3月,ChatGPT一經推出,便引發了一波「AI算命」熱潮。今年年初,DeepSeek橫空出世,在中文互聯網再次掀起AI算命熱潮,網友紛紛稱讚,比ChatGPT更懂中國傳統玄學。
AI算命更像是年輕人用科技手段給自己「減壓」和「找答案」的新方式,他們需要的是在焦慮和不確定的生活裏找到一些方向感。對多數人來說,AI算命其實是個「電子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