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銀井小學生上次學就出次國

時間:2016-09-15 03:16:41來源:大公網

  圖:在銀井小學,老師正在給中緬兩國學生上課 新華社

  【大公報訊】或許你對出國旅遊不陌生,但是你是否聽說過每天出國上學的故事?在中緬邊境的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姐相鄉銀井村,坐落着「中國第一所邊防小學」銀井小學。每天清晨,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學生結伴而行,一起去學校上課學習。但這些孩子的家,有的在中國,有的卻在緬甸。一名學校老師表示,銀井小學既是「一寨兩國」獨特的風景,更是中緬情誼世代相承的希望。

  綜合人民網、雲南先鋒網報道:目前,銀井小學總共有153名學生,其中緬籍學生有65名,他們被稱為「小小留學生」。今年10歲的岩龍正是其中之一。每天早上八點,他都會準時來到學校,和同學們一起上課、玩耍。但和大部分小朋友不一樣的是,岩龍每次上學放學都是一次出國的經歷。

  銀井小學校長孫家亮介紹,在65名緬籍學生中,最小的留學生年僅5歲,「近4年以來,銀井小學緬甸籍學生比例都保持在40%以上,現在許多緬甸學生的家長都喜歡把孩子送到中國上小學」。

  漢傣緬三語教學

  目前銀井小學設有學前班、一、二、三年級,開設了漢語、傣語、緬語課程,實行三語教學,學校共有6名教師。銀井小學主要招收銀井、南端村民小組,以及周邊緬甸傣族村寨的適齡學童,學校的緬籍學生傳統服裝就是身穿白色上衣,綠色筒裙。

  「緬籍學生只需出具移民局翻譯的身份證明和出生證明,就可以入校就讀,並享受每天4次的優先入境待遇。」孫校長說。據悉,為了方便緬籍學生過境上學,銀井站開闢了綠色通道,為他們製發了「出入境優先候檢卡」。

  孫校長還表示,緬籍學生都可以享受中國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政策,包括營養早餐,兩免一補等;而且出於安全考慮,學校學生們上下學都有邊防官兵護送。

  據悉,銀井小學是與銀井邊檢站共建的全國第一所邊防小學,學校和檢查站專門成立了「陽光工程」基金,資助中緬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姐相鄉政府工作人員介紹,銀井小學所在的銀井村跨越中緬邊境,形成了「一寨兩國」的奇觀。中緬雙方邊民同宗同族、同語同俗,在這裏,通婚互市、走訪往來、小學生跨境讀書十分平常。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