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廣東省首個海上風電試點工程「珠海桂山海上風電場示範項目」,為解決偏遠海島供電難提供示範。圖為海上風力發電機組\資料圖片
廣東省首個海上風電試點工程「珠海桂山海上風電場示範項目」日前在珠海桂山島動工。該項目投建方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公司有關負責人9日告訴記者,該工程總投資近27億元人民幣(約為31億港元),擬明年12月全部建成投產,將為今後廣東省海上風電開發及解決中國類似海島供電難題提供示範。有專家坦言,該工程為中國「海上風電」國產化示範,也可為海南諸島解「孤島」用電困局提供借鑒。\大公報記者方俊明廣州報道
作為中國第一個地方性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俗稱「萬山群島」),地處珠江入海口,東鄰香港,西接澳門,擁有大小島嶼106個,所轄海島陸地面積80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200平方公里,是珠江三角洲乃至華南腹地出入南海,通向世界的咽喉要道。
據了解,萬山群島電網由於未與大陸電網聯網,一直是「電力孤島」,海島長期依賴柴油機組發電,不環保之餘成本亦高,不但影響海島居民的正常生活,更大大制約海島的生產和經濟發展。
作為目前廣東省首個核准開工的海上風電項目,「珠海桂山海上風電場示範工程」場址到澳門西南約16公里,西北測距珠海市區約17公里,距香港的大嶼山機場大概20公里。
擬明年12月全部建成投產
該項目投建方南方海上風電聯合開發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透露,本期建設規模120兆瓦,總投資26.83億元,擬安裝7▉台風/颱風▉機機組,擬於2017年12月全部建成投產。該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發電量近2.66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8.6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67萬噸,具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將徹底解決珠海萬山區海島供電難題,為今後廣東省海上風電開發及解決中國類似海島供電難題提供示範。
參與該項目的專家對大公報記者表示,該風電場地處珠江口的延伸海域,屬於中國首個颱風區域的一個試驗場,計劃通過採用國產的海上風力發電機等採購,特別是考慮到對抗颱風、抗腐蝕等關鍵海洋技術的示範,逐步實現海上風電國產化示範。
該專家稱:「該項目不僅是國家級示範項目,更是國際首個海上風電與海島新能源『智能微電網』應用研究整合項目。」據了解,為解決海島用電難題,廣東省人大督辦、廣東省政府部署實施了「珠海桂山海上風電場與萬山海島新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前期,萬山海島新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已推進建設,基本建成了東澳島和桂山島海島智能電網,截至今年8月底,已為兩個海島800多戶單位和居民供電3600萬千瓦時,供電可靠性達99.7%,獲大幅提升。「桂山海上風電場項目建成後,將通過該海上風電項目與海島電網聯網工程,把珠海東澳島、桂山島、大萬山島三個海島的微電網與陸上主電網連接,實現海島聯網供電,徹底解決偏遠海島穩定供電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