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全球首宗AI音樂版權案 OpenAI在德國敗訴

時間:2025-11-13 05:02:36來源:大公报

  左圖:德國著名音樂人赫伯特.格羅內邁爾。右上圖:OpenAI旗下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被控未經許可使用了受版權保護的9首德國歌曲的歌詞,包括海倫.菲舍爾的知名歌曲。 右下圖:OpenAI據稱準備進軍生成式AI音樂領域。圖為OpenAI生成音樂軟件的示意圖。\網絡圖片

  當地時間11日,德國慕尼黑地區法院裁定,美國人工智能(AI)公司OpenAI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重製暢銷音樂人赫伯特.格羅內邁爾及其他歌手的歌曲歌詞,違反德國著作權法,命令OpenAI支付損害性賠償,但未透露具體金額。分析指出,這是歐洲首宗涉及AI版權的判決,或成為歐洲處理相關版權問題的範例,產生廣泛影響。

  【大公報訊】這宗案件始於德國音樂演出和作品複製權協會(GEMA)在2024年11月提起的訴訟。該協會是歐洲最大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之一,成員包括德國著名音樂人赫伯特.格羅內邁爾在內約十萬名詞曲作者和出版人。

  GEMA指控OpenAI在未經許可、未付費情況下「系統性」使用了協會版權曲庫內容,用於訓練ChatGPT,涉及包括格羅內邁爾暢銷作品在內的9首德國歌曲的歌詞。慕尼黑地方法院支持了該協會的立場,明確指出受版權保護的原創歌詞歌曲,須獲得版權所有者的授權。主審法官埃爾克.施瓦格下令OpenAI就使用受版權保護材料的行為支付賠償金,但未披露具體金額。GEMA法律顧問凱.韋爾普表示,協會希望此後能與OpenAI展開磋商,明確版權方應如何獲得合理報酬。

  不過,OpenAI不同意裁決並考慮上訴,正在研究後續行動。OpenAI同時表示,上述裁決「僅涉及少量歌詞」,不影響德國數以百萬計個人和企業用戶使用該公司的AI技術。

  OpenAI辯稱應由用戶擔責

  據悉,庭審期間雙方均未否認歌曲歌詞曾被用於訓練第四代ChatGPT模型,爭議焦點在於歌詞是否被「主動」存儲於大語言模型的數據庫中,以備後續使用。法院認定,OpenAI大語言模型中的記憶行為(即儲存歌詞),以及ChatGPT輸出中歌詞的再現,均構成侵害著作權。

  OpenAI辯稱,ChatGPT並未存儲或複製特定訓練數據,而是嵌入模型參數當中。ChatGPT回答用戶問題的「輸出內容」僅是針對用戶提示生成的,因此就聊天機器人而言,那也應是用戶擔責,而非OpenAI。不過,該論點被法院駁回。

  或成歐洲AI版權判決範例

  AI從模仿歌手聲線到生成「特定風格」的歌詞,技術濫用已經引發多種訴訟。分析認為,此案可能成為歐洲處理AI採用受版權保護數據的範例。代表GEMA的Raue律師事務所表示,此判決為保護創意作品樹立重要先例,亦可能對其他類型創意內容產生影響。德國記者協會同樣歡迎裁決,稱其為「版權法領域的里程碑式勝利」。此外,GEMA同樣對以AI生成音樂爆紅的美國新創公司Suno提起訴訟,指控該公司利用其音樂庫進行訓練,該案預計將於明年初開庭審理。

  調查:97%聽眾難辨AI音樂

  雖然因為ChatGPT面臨音樂版權訴訟,OpenAI仍考慮進軍開發全新的生成式音樂模型。據報道,OpenAI的工程師正在與茱莉亞音樂學院的一些學生合作,為音樂樂譜進行標註,以此作為音樂模型的訓練數據。此舉將使OpenAI與已經推出同類產品的谷歌,以及在AI音樂領域嶄露頭角的新創公司Suno和Udio展開正面競爭。一旦正式涉足AI音樂領域,OpenAI不可避免地會面臨潛在的版權訴訟。代表環球音樂、索尼和華納音樂的產業組織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此前已經對Suno和Udio提起訴訟。另據美媒報道,環球和華納已在與這些新創公司以及谷歌就AI授權協議進行談判。

  AI音樂還可能導致劣質音樂作品氾濫。根據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12日發布的一項調查,9000名受訪者中有97%無法分辨AI生成的音樂和人類創作的音樂之間的差異,超過半數受訪者對此感到不安,認為導致串流平台上的劣質音樂增加。 (綜合報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