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圖左為福州台協會會長陳秀榕,圖右為馬承志
帶着太太和3個月大孩子一起在福州打拚的台灣青年何國任,入駐福州馬尾台灣青年創業園三個多月,做汽車零配件及售後市場培訓。記者採訪他時,他一邊給懷裏的寶寶餵奶粉,一邊說:如果台青沒有在大陸工作生活過,貿然到大陸來創業,很容易水土不服。
記者採訪過十幾位台青,幾乎眾口一詞:先就業再創業。在福州馬尾落戶的馬承志和何國任說,他們都是先到大陸就業,熟悉生活和市場之後,才開始創業。廈門的柳智騰、林柏年等人,則是已在台灣創業,條件成熟後才轉戰大陸成立另一公司,台灣的公司依然運作,齊頭並進。
成功創業者僅三分之一
在福州深耕8年的台北青年李儒欽向記者透露,他每天都會接到台灣打來詢問創業的電話,他會建議:不要盲目來大陸,要有勇氣、實力和失敗的準備。沒有準備好,就從就業開始。
福建省台灣青年創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林立華稱,自福建推出台青創業基地以來,他已接觸過近六百位的台灣青年,至今能落地創業的台青僅三分之一。
福州台商協會會長陳秀榕表示,台灣青年初來大陸就業創業,肯定「水土不服」,不妨到當地台商協會尋求幫助。因為協會裏面凝聚了一批在大陸打拚了二三十年的老台商,他們有在大陸創業生活等多方面經驗,可少走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