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深推「大前海」戰略建一流灣區

時間:2016-08-29 03:16:32來源:大公網

  圖:深圳前海蛇口片區一角/資料圖片

  前海深港合作區發展炙手可熱,但規劃區域狹小一直是其短板。日前召開的深圳市委六屆三次全會報告提出大前海區域聯動發展戰略,把寶安新城、大空港地區、後海、深圳灣等整個灣區發展規劃納入大前海範疇,疊加深港合作元素,規劃建設世界一流的灣區名城,打造成為輻射帶動全省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大公報記者李望賢深圳報道

  深圳經過高速發展的三十多年,土地成為制約城市未來發展最大的挑戰。據悉,深圳現有陸域面積1997平方公里。根據國家批准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到2020年深圳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為976平方公里,其餘是基本生態控制線、水源保護區、耕地和生態保護等用地。

  今年以來,通過開展城市更新、土地整備等「拓展空間、保障發展」十大專項行動,釋放土地資源4.27平方公里,與龐大的建設用地需求相比缺口很大。特別是,全市產業用地極其匱乏,如不盡快釋放拓展發展空間,深圳很快就會面臨無地可用的困境。而備受深港關注的前海片區,規劃面積更加狹小,僅15平方公里,到2020年GDP產值將達到1500億人民幣(約合1743億港元),相當於每平方公里GDP產值將達100億人民幣(約合116億港元)。

  統籌面積或達41.8平方公里

  在日前召開的深圳市委六屆三次全會上,市委書記馬興瑞作報告指出,深圳未來需要打好五場「攻堅戰」,包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項目建設、前海開發開放、城市管理治理等。在前海的開發開放方面,馬興瑞強調,要進一步深化深港合作,加強自貿區制度創新,研究制定「大前海區域」聯動發展戰略規劃等。

  其中,「大前海區域」聯動發展戰略,是針對目前前海空間局限及與周邊區域協同聯動不夠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前海深港合作區、寶安新城、大空港地區等整個灣區發展規劃,推進前海與蛇口、後海、深圳灣片區融合發展。

  定位為未來的城市中心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底,深圳就開始制定《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綜合發展規劃工作計劃書》,規劃範圍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28.2平方公里及之間的緊密聯繫空間,統籌範圍面積41.8平方公里,包含大鏟灣、寶安中心區、南油、後海深圳灣總部區、深圳灣口岸、東角頭等片區,納入了南山、寶安的重點區域,統籌安排該片區港城協調布局、區域交通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綜合配套和環境質量提升問題。

  馬興瑞的報告還指出,要將前海深港合作區與「互聯網+」、未來科技城、西部濱海公園、大鏟灣、蛇口國際郵輪母港等區域統籌考慮,整合現代科技、濱海生態、金融高地、物流中樞等功能於一體,疊加深港合作元素,提升片區開發開放能級和西部岸線整體品質,規劃建設世界一流的灣區名城,打造成為輻射帶動全省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

  前海管理局局長杜鵬認為,前海在整個珠三角中的作用需要做深入思考,「大前海」概念將自貿區定位為未來城市中心,增強了自貿區對周邊的輻射能力。在產業上定位上,要將前灣和桂灣片區打造成前海金融城,和倫敦、東京等金融中心進行合作。倫敦金融城很看好前海,願意和前海進行戰略合作。要將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規劃為國際樞紐港,這符合國務院批覆的國際物流產業定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