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薩德」攔截彈最高速度可達2.5公里/秒 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鳳凰網報道:美國的亞太反導系統包括美軍單獨在該區域部署的反導設施,以及其與盟友合作建設的反導系統,已初步建成具實際作戰能力的地區導彈防禦體系,形成一道圍堵中國的戰略包圍圈,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此前我們一直強調島鏈對中國向大洋發展的阻礙,實際上,美國正試圖在每個節點上部署針對中國的反導系統,這種威脅性圍堵的力度遠超傳統島鏈。
彈道導彈是國家威懾的核心手段,相比遠程導彈,中近程彈道導彈對美國亞太軍事基地與其盟國的威懾,正是中國導彈威懾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通過直接部署、聯合部署、出售轉讓等三種方式,與亞太盟友共同部署了海基中段(「宙斯盾」戰艦/「標準」3導彈)、陸基末段高層(「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和低層(「愛國者」3導彈)組成的「兩段三層」反導體系,構建了立體化預警探測網與指控系統,形成有效的中近程彈道導彈防禦能力。
目前,美國及其盟友在亞太的海基中段反導系統主要包括:美軍在太平洋部署的16艘「宙斯盾」戰艦,艦上共裝備近百枚「標準」3導彈;還有日本海上自衛隊的4艘「宙斯盾」戰艦也裝備36枚「標準」3導彈。「標準」3最大攔截距離為500公里,攔截高度400公里,有效攔截射程3500公里的彈道導彈。
美後年提升海基攔截能力
此外,美國計劃2018年部署攔截能力更強的海基中段攔截導彈,藉以具備對中遠程彈道導彈的攔截能力。
美國在亞太部署的陸基反導裝備探測範圍更遠,攔截能力更強,在關島部署有「薩德」系統,在完成「薩德入韓」後,陸上反導保護區域將可達上萬平方公里。除「薩德」外,美國還在韓日兩國的軍事基地部署多套「愛國者」3系統,同時向日本出售16套「愛國者」3導彈系統與124枚導彈,可攔截射程1000公里內的近程彈道導彈。
在打擊、探測預警系統基本成型後,美國及盟友的建設重點逐漸轉向組建反導聯合指揮機制。目前,所有亞太地區的反導武器系統由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直接指揮。在此框架下,美日建立了導彈防禦聯合指揮的「美日作戰協調中心」,實現美日雙方的反導聯合作戰。而與「薩德入韓」幾乎同時進行的是,美韓達成協議,協調了戰時美韓反導作戰的指揮,以美國為主,韓日為輔的亞太反導體系已見雛形。
聯合反導演習針對中國
此前,美日兩國已經進行過多次聯合反導演習,6月28日,美日韓更首次進行三國聯合反導跟蹤演習,儘管假想敵設置為朝鮮的中近程彈道導彈,但幾乎與此同時,美國樂此不疲地渲染中國東風21D與東風26等彈道導彈對日本及美國關島軍事基地的威脅。因此,此次美日韓三國的聯合演習,實際可視作是對三國聯合應對所謂「中國導彈威脅」的預演。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在亞太構建反導體系,既是美國謀求絕對軍事優勢、打破平衡的現實手段,也是完善亞太軍事聯盟,實施綜合牽制的戰略環節,為壓縮對手的戰略利益與影響力,提供更多手段與空間。面對這種情況,中國作為被圍堵的一方,除了通過積極發展軍事技術以期重獲均勢,還需要通過政治手段,通過凸顯、激化對手聯盟的內在矛盾,從對手內部削弱甚至瓦解島鏈與亞太反導體系對自身的圍堵與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