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須之衡(中)在醫院與同事相處融洽\大公報記者俞晝攝
【大公報訊】記者俞晝、茅建興、通訊員葉羽舒杭州報道:香港大學醫學院大一學生須之衡這次被安排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實習。一個月裏,他分別在消化內科、肝膽胰科、胸外科以及神經外科各學習了一周的時間。須之衡表示,在香港,醫學院到大四才會安排臨床教學,所以此次提早進行科室輪崗的臨床鍛煉,機會非常難得。「雖然每個科室呆的時間都不長,但我對神經外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次實習經歷肯定會對我將來的擇業有影響和幫助。」
因為還是大一學生,學校以理論教學為主,所以安全起見,須之衡的實習內容還是以幫助醫生查閱資料、打病例、陪師兄查房為主。「師兄們看我仔細,讓我上手做了幾次最基礎的換藥和拆線,徵得病人同意後,醫生會先示範一次,然後在旁邊看我操作。即使這樣,我也很緊張很激動呢。」
僅僅在一個月裏,須之衡就被安排進手術室五次,全程觀看醫生動手術的過程,而且在手術間隙,醫生還會讓須之衡靠近一些,還教了他很多手術細節的小竅門。
每周一醫院都會用英語進行部門會議,須之衡坦言,參加部門會議最讓他如魚得水,因為醫學院的授課就是全英文的,所以大家講的他都能聽懂。「反而是平時,師兄們交流病情時用中文,我對一些不常用的醫學術語的中文表述就不了解了,例如有一次他們提到『下腔靜脈』,我就趕緊記下來,回去查英文,才知道師兄們講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