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定遠營「塞外小北京」漢風濃郁

時間:2016-07-29 03:16:34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何詠雯巴彥浩特報道:1936年5月17日清晨,范長江從寧夏省垣(今銀川市)前往阿拉善旗定遠營(今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這是他第一次來到阿拉善,他進入賀蘭山時寫道:「再發平羌驛,車即入賀蘭山中,蜿蜒前行,大體遵山中溝道而行,路多待修理」。

  7月20日,香港傳媒學子從烏海市進入定遠營,沿途風景隨着車輛從都市城區駛進山脈之間而變化,連綿的山脈在車窗左右展開。一進入到定遠營,學子就看到右側的城牆,和大大小小的四合院建築,有着濃郁的漢文化色彩。當年的范長江亦有相似感受:「出人意料之外,定遠營這樣的地方,外觀上一點也不像『蒙古』……街上的漢人遠比蒙古人多,街上做蒙古包的人雖不少,但是我們決不能在街市附近視線以內找到一個蒙古包。」從定遠營的城墎圖看到,在1723年建城之時,城內有不少蒙古包,但在1823年的城墎圖上,它們已經被中國特色的樓閣取代。

  蒙古顧實汗之孫和羅理歸順清政府,後又立有軍功,被乾隆帝封為世襲親王,封其駐地為定遠營。在定遠營的王府,學子們發現擺設也都「漢味」十足,據介紹,這裏有不少設計都是參考北京故宮,例如府上傢具都用上了紅木,而府內亦有不少龍的圖案,因此這裏有着「塞外小北京」的別名。

  據了解,200多年來,清皇室先後有12位格格下嫁阿拉善王爺,她們帶來的京城文化在定遠營留下足跡,現在仍然清晰可見。當年范長江亦曾寫道:「……一切一切,和北平一般高等生活情形不會有什麼差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