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七大平台提供金融服務

時間:2016-06-23 03:16:14來源:大公網

  圖:4月25日,中國建設銀行與新加坡交易所及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簽署關於「一帶一路」金融服務的合作備忘錄\資料圖片

  「一帶一路」輻射亞歐非,覆蓋全球約63%的人口,其一端是東亞經濟圈,另一端是歐洲經濟圈,沿線各國具有巨大經濟發展潛能。為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中國主導創設了亞投行、絲路基金等,為沿線各國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中國外長王毅早前在阿拉木圖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兩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起步順利,開局良好,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穫,金融支撐機制亦已發揮作用。\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推動「一帶一路」戰略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以亞洲為例,該區域2013年基建投資額約4000億美元,由此看來,亞開行預測的未來10年每年8000億美元的基建投資需求尚存巨大缺口,因此金融支撐機制對「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深化意義重大。

  在談到「一帶一路」金融支撐機制成果時,王毅說,亞投行年初已開業運營,絲路基金首批投資項目也正式啟動。此外,中國─中歐合作基金、中─歐亞經濟合作基金、亞洲區域合作專項資金、中國─東盟海上基金、中國─東盟合作基金和周邊友好交流專業基金等亦能為「一帶一路」戰略提供融資平台。目前,沿線國家也正積極探討建立或擴充各類雙多邊合作基金。

  「股權+債權」助中企走出去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奚君羊教授指出,「一帶一路」所涉項目多為實體投資項目,需大量資金支持,因各項目分布在不同地區與行業,因此不能依靠單一的資金支持模式,有了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投融資制度性安排,不同項目就能找到與之對應的金融支持路徑。

  今年5月,亞投行宣布其首個聯合融資項目─總額預計3億美元的巴基斯坦高速公路項目啟動。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曾透露,今年亞投行計劃批准總額約12至20億美元的項目融資,而明年將提升至30至50億美元。

  另一方面,2014年12月啟動的絲路基金首期資本金100億美元,目前已先後宣布多個項目,包括支持三峽集團在巴基斯坦、南亞投資建設水電站,支持中國化工併購意大利倍耐力公司、購買俄羅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一體化項目9.9%股權等。上述項目均採用「股權+債權」模式,扶持優質中資企業在海外投資營運,項目自身均有合理回報。

  亞投行絲路基金優勢互補

  在談及亞投行、絲路基金關係時,內地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前者是中長期債權融資的代表,後者更側重中長期股權融資。兩大平台只有發揮互補及協同效應,合力深挖「一帶一路」沿線投資機會,具體項目的實施進程才能加速推進。

  奚君羊分析,針對「一帶一路」沿線一些周期長、短期無盈利的項目,可通過股權融資方式提供資金扶持;周期短但能產生效益的項目,可借助債權融資解決資金來源。

  目前「一帶一路」戰略仍處第一階段,即「政府組織市場參與階段」,這需要開展大量基建項目。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認為,「一帶一路」戰略第二階段的關鍵是中國企業和資本「走出去」,其中「能否形成市場導向」尤為關鍵。他並指,第三階段中國需在「一帶一路」基礎上再造一次全球化貿易格局,發揮人民幣國際化作用,形成更健康的貨幣和貿易體系。

  孫立堅說,現階段「一帶一路」沿線有太多基建項目需要推進,由於資金缺口巨大,因此亞投行、絲路基金不僅不會發生競爭,還能開展技術分享,甚至項目合作。不過,到第二階段時,兩大平台應明確市場分工,設計互利共贏路徑,形成互補並規避相互間的惡性競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