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二○一六年「未來之星」香港傳媒專業大學生國情課程班成員及開班儀式嘉賓在中國傳媒大學合影
【大公報訊】13日,2016年「未來之星」香港傳媒專業大學生國情課程班「互聯網+主題團」在中國傳媒大學正式開班。在為期一周的時間裏,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高校約60名傳媒專業大學生,將參訪中國外交部、國務院新聞辦、中關村以及長城、故宮等地,更加真切認知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情況。活動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未來之星同學會主辦,中國傳媒大學承辦。/文、圖: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
為深入了解內地近年來風起雲湧的互聯網發展風潮,本次參訪的香港學子班定名為「互聯網+主題團」。在一周的參訪行程中,除了外交部、國新辦等政府辦公要地,以及長城、故宮等文化地標外,香港學子還將參訪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展示中心、內地互聯網巨頭騰訊以及今日頭條等企業。此外,主辦方還邀請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教授為港生授課,主題涵蓋互聯網與國家安全、香港基本法與「一國兩制」、互聯網時代青年人的使命感、互聯網創新等。
爭當網絡時代弄潮兒
教育部港澳台辦副主任王志偉在致辭時希望港生們在北京多走走,多看看,在增強國家認同感的同時,也能更加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國家網信辦傳播局副局長陳雲峰希望香港青年借助香港得天獨厚的條件,發揮優勢,爭當網絡時代的弄潮兒。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秦昌桂則希望香港學子通過活動,真切感受內地科技發展的勃勃生機。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未來之星同學會執行主席、互聯網+主題交流團榮譽團長姜亞兵在致辭時表示,希望同學們珍惜難得的8天時間,用眼去看、用耳去聽、用心去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輝煌成就。姜亞兵透露,自2005年成立以來,未來之星同學會已組織超過3000名香港大、中學生,赴內地參訪、實習,幫助同學們了解國情、認知祖國。
感受內地新媒體趨勢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胡正榮表示,在信息化時代,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正面臨新的挑戰。希望港生們通過此次交流,進一步加深對內地新興媒體發展狀態的了解,增強作為未來傳媒人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胡正榮還表示,相信香港傳媒專業學子們會成長為對社會有擔當的新一代傳媒人。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二年級學生劉文嬋在代表學員發言時說,作為一名傳媒學生,眼光不應只停留在香港,而要到不同的地方了解當地傳媒界的發展情況,當一個全面的傳媒人。相信通過此次交流,不但能夠近距離了解國家發展情況,而且還有機會跟資深傳媒人接觸,感受內地新媒體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