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所帶來的巨大機遇面前,沒有任何國家能等閒視之。澳洲擁有天時地利人和,更應從中獲益良多。”十三年前還出任貿易部部長的馬克維爾在澳《時代報》寫下這句話時,似乎他已經預感到自己不久也會成為受惠於中國服務業開放機遇的一員。
飛機落地還不到六個小時,專程來中國出席京交會的馬克維爾接受大公報記者獨家專訪。他直言不諱給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投資者做推薦:旅遊業錢景看漲,而澳洲也歡迎中國人投資農業。馬克維爾稱,眼下在中國醞釀的新業態會成為全球產業,而被服務貿易改變的中國更將影響世界。\大公報記者 李理
說馬克維爾是中澳自貿協定的直接推手一點都不為過。在中國外交部官方中澳大事年表中,他的名字在新世紀之交頻頻出現:2000年5月,澳貿易部長馬克維爾訪華,與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正式簽署了中澳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2001年6月,澳貿易部長馬克維爾來上海參加APEC貿易部長會議,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會見。此後他出任副總理,更是親歷中澳自貿協定談判最早的車輪戰。
看得見的是雙方你來我往,看不見的是背後的談判風雲。去年底,歷時十年的談判終於塵埃落定,全程參與決策的馬克維爾憶述說,“2005年,我們在北京舉行會談,討論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問題,前提是雙方地位平等。澳洲作為西方的發達經濟體第一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雙方談判代表都相信自由貿易協定對兩國的貨物貿易有益。”
中澳自貿的直接推手
中澳自貿協議自2015年12月20日生效以來,目前澳洲對華出口86%的商品已實現零關稅,而該比例將在2019年1月增至94%,2029年1月增至96%。目前雙邊投資額正呈上升趨勢,而澳洲服務業也將受益於市場准入水平的提升。
只需看一眼當年中國和澳洲對開貨輪上密密麻麻的集裝箱,就能猜出來為什麼兩國談判代表急於盡早簽署雙邊自貿協定。從深圳離港的貨輪滿載紡織品、鞋子和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帶回來的則是鐵礦石、煤、大麥以及小麥。不過,當其他參與這項決策的人把目光放在中澳貨物貿易上時,馬克維爾已經想到了服務貿易也能成為中澳自貿協定的贏家。“貨物貿易肯定互惠,更重要的是,隨?技術的不斷發展,服務貿易也可以從中獲益匪淺。”
建言投資澳首選旅業
數據站在了馬克維爾這一邊。?豐銀行今年四月份發布的研究報告分析稱,澳服務淨出口佔GDP比例由2012年前的負0.5%增至現在的0.5%,增幅甚至超過地產投資帶來的拉動作用,而中國需求正是促成這種轉變的核心力量。其中,隨?中國民眾出境遊熱情高漲,去年有近百萬中國旅客訪問澳洲,創下歷史新高。自中國內地直航澳洲的旅客數逐年快速上升,旅遊業復興同時也凸顯出澳洲東海岸旅遊基礎設施投資滯後。
事實上,正是中國對澳洲優質服務經濟部門的需求,填補了大宗商品萎靡不振的市場空間。記者讓馬克維爾給投資者做推薦,到底瞄準澳洲那些領域才最賺錢,他不假思索,“旅遊業是首選,這是無可厚非的。中國投資者可以在澳洲建立旅遊機構,投資酒店生意。”馬克維爾以萬達集團斥巨資在澳投資酒店業舉例說,“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覺得澳洲是一個環境友好,安全可靠的地方,旅遊業是自由貿易協定的受益產業。”
籲中國推動消費經濟
除了旅遊業,馬克維爾說,教育也是值得投資的服務業部門,澳洲則將不斷改善教育體系,吸引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到澳洲深造。目前赴澳洲中國留學生數量達到創紀錄水平。除具有與中國相近時區、環境清潔、澳幣貶值等優勢外,澳洲的居留權也極具吸引力。一項調查表明,不少留學生希望最終獲得居民身份並通過移民項目將父母帶至澳洲團圓。
中國持續向消費主導型與服務型經濟轉型,澳洲企業則在中國尋找新市場與新機遇,馬克維爾強調說,中國的年輕人一代在接納和使用新技術方面比外國同齡人還要快,說這話的證據是,“移動平台上的中國應用有成千上萬個,這意味?中國技術正取得很大進步。”
馬克維爾也不是沒有看到中國經濟轉型所帶來的陣痛,如傳統勞動力密集產業蕭條等,“世界上任何經濟體都會經歷這種轉變,隨?中國參與到全球經濟,必須要持續進行經濟改革,面對挑戰。中國政府應推動經濟消費轉變,這對全球經濟都有好處。”
馬克維爾應該慶幸自己當年為強力推動中澳經貿所做的努力,那個說出“不管遇到何種挑戰,澳洲都絕不能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的他,面對中國今天服務業部門發展的勃勃生機又預言道,“中國醞釀的新業態,未來會成為全球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