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同學、家長和老師們合力製作巨型劍龍花燈,慶祝中秋佳節。下圖:品嘗金魚餅活動,讓學生、家長和社區成員互相交流,促進了社區的凝聚力。
中秋佳節雖然已過,但慶祝中秋的點滴對於同學們仍是難忘的體驗。青衣商會小學於中秋節期間舉辦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中華文化日活動,包括中華尋龍、踢蹴鞠、猜燈謎、投壺、花燈製作等,讓學生們在歡聲笑語中感受到中秋節的喜悅氛圍。重陽節將至,學校亦會繼續重視相關文化教學工作。\李心瑤同學 文潔碧校長 林詠嵐老師
中國傳統節日富藏文化價值,透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學生能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下感受節日的意義。學校藉着中秋節的來臨,舉辦中華文化日,帶來連串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外,我們更着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透過與社區的合作、紮作工藝的傳承和創新、藝術與舞蹈的展現,致力讓學生與家長們深入了解、體驗和喜愛中華文化。
嘗美食學紮作 分享文化之美
其中,學校跟傳統餅店大歡喜餅家合作,訂製金魚餅,並將其放入豬籠中送給學生。同學們與家長除了品嘗傳統美食外,還可以一同探究這日漸式微的節日傳統。這種文化分享,更讓不同國籍的學生多一個機會,細味中國的經典美食。
味覺的文化以外,傳統工藝亦值得我們欣賞和傳承。學校邀請了傳統紮作師傅冒卓祺到校,與老師、學生和家長一同製作紮作工藝。冒卓祺師傅指導大家製作紙紮劍龍,以及如何上色。今年學校以恐龍為主題,塑造關愛校園,大家合力紮作劍龍,正展現了青衣商會小學獨特的風采。去年,學校也曾紮作玉兔花燈和楊桃花燈,過程中凝聚了學生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創造力。
豐富課餘生活 帶來難忘體驗
此外,學校定期舉辦書法課、醒獅表演、觀賞粵劇節目、參與中國舞蹈、朗誦表演、參觀不同博物館,讓學生們在表演和參觀中感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些活動不但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也培養了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同時也在全校師生和家長之間促進了文化交流和互動。
最後,青衣商會小學衷心希望與大家共度佳節,並希望這些活動能夠為學生和家長們帶來難忘的體驗,同時加強學校與社區之間的聯繫與合作,共同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