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君子玉言/港式消夏\小 杳

時間:2025-07-09 05:02:12來源:大公报

  圖:港的海是消夏勝地。\作者供圖

  北半球的炎夏,比起動輒近攝氏四十度高溫的北京上海,人們通常會覺得地處亞熱帶的香港應該更熱吧。如果說並非如此──答案是不是令人意外?

  從數字上看,香港夏天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三十四度,百科上文字介紹「六月至八月夏季。炎熱潮濕,陽光充沛,偶有驟雨和雷暴。夏季亦是颱風季節。」前兩天香港天文台發布消息這樣說:「今天下午,香港天氣極端酷熱,多處地區氣溫上升至攝氏三十五度左右,酷熱天氣警告正持續生效。」三十五度的天氣,在香港已經相當嚴重了。

  此時的體感呢?確實,白天空氣是凝滯的,風是懶懶的,雲也不知躲到哪裏乘涼去了。空氣濕度百分之八九十,行走在樓宇間街道上整個一蒸烤模式。但消夏的方式很多種很「港式」。

  日常放工OT後,走路回家。走鬧市──無風,有商場就是有冷氣,可一路邊逛邊享冷氣。這算是人造的涼爽,全國通用,不足為奇。但香港城市布局高度密集,店舖林立,蹓蹓躂躂輕而易舉就把夏給消了。不過有點費錢包,容易誘惑人亂花錢,讓人產生「瘋狂購物犯罪感」「無節制消費內疚症」。此類消夏也是自製力的磨練。

  從另一角度,香港的冷氣勁大,夏天從室外走進任何有屋頂的地方,待上一會兒,就有速凍效果,再出來到街上,身體從「解凍」到恢復常溫再熱化,能維持好一會兒。這算是與全國通用版之不同之處。

  走海邊──有自然風,無商場,還可觀落日,景觀無敵。走山邊──無風,有陰涼,清幽人稀,一路上大榕樹形狀奇特有趣,不疾不慢徐徐而行,適合想靜靜的人。鬧市熱氣蒸騰,移步海濱則海風輕拂、至山下則涼氣襲人。後面兩款可說是「港式消夏經典款」。

  你可以在西環碼頭等候夕陽落山,晚霞變魔術一樣變幻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班船快艇由西而東穿梭海面,海浪撲岸。可以在中山紀念公園椰樹下的長椅坐坐,海風習習,華燈璀璨。可以在中環碼頭和摩天輪、添馬公園隨便找一處停下,草坪上有人彈琴唱歌,有人拍照有人跑步有人遛狗,「張保仔」紅帆船流連於霓虹彩波上……

  最鍾意從中環或灣仔碼頭坐上天星小輪往尖沙咀兜風,一刻鐘兜個來回,坐十趟也不過四五十港幣。而長風穿衫,涼意拂額,落霞歸鳥、長天流雲、都市夜色一飽眼福,穿越百多年的老港風,那種感覺絕對消夏「頂流」。

  亦可登上叮叮車(不要有冷氣的新型車,要坐那種可以開着木梗窗吹自然風的老型號),夜半時分因人少常常可享受「專車待遇」。沿着鐵軌叮叮噹噹一路,霓虹一道一道從窗外閃過,微風穿過木窗穿過車廂又無聲無息地溜走。四十五分鐘的車程,正好可以眯上一覺。醒來,坐椅洇濕,才知急雨已經飄過,街邊榕樹下的酒館人影綽綽。沿小坡緩行,小風掠過裙裾,家已在眼前……

  夜晚運動也不錯。游泳館開到晚上十點,在泳池裏游幾個來回,暑熱頓消,摩理臣山的室外泳池還可以望望星空。跑馬地體育場、維園體育場打波的、Jogging的、遛娃的、閒逛的人比白天多。溽熱被榕樹、合歡花、長春花……各種花草悄悄藏起,風從四面八方也過來跑步遛彎,整個體育場爽利清透。跑馬地的跑道,外面一圈是給馬跑的,裏面一圈是給人跑的,Jogging徑的腳感很舒服。曾有一段時間到那裏跑步消夏,某天換了運動裝過去,才想起當天是周三跑馬日。又不甘心,於是繞着馬場的圍牆跑了一圈。馬在裏面跑,我在外面跑,場內人聲鼎沸,為馬歡呼加油,我在外面一個人跑了一大圈寂寞。

  人多的消夏方式可以去街市大牌檔,冰啤酒小海鮮,豐儉由人。去蘭桂坊喝上幾杯,聊到半夜,牽狗而歸。

  消夏必須有海呀!香港最不缺的就是大海,大片大片的海,一步是繁華市井,一步是山海清幽,足夠讓你去消夏。在早班叮叮車上碰到兩位婆婆,大聲傾偈,一個說是剛從海裏游泳回來。目測婆婆有小八十歲。你看,游泳在香港就是這麼稀鬆平常。港島南邊的赤柱、淺水灣、南丫島、長洲,港島東邊的石澳、東平洲,西貢的大浪西灣、橋咀洲、半月灣,大嶼山的愉景灣、梅窩、長沙泳灘、海迎灘……任何一片海,任何一個離島,水質清澈砂石晶瑩,有沙灘可曬日光浴,有「最美泳灘」「最長泳灘」,可浮潛可衝浪可海釣,可帆船可遊艇。

  哪怕就是坐上街渡兜兜海風,找個離島坐下喝杯咖啡發個呆,碧海藍天,綠樹白雲,看看就清涼一整天。

  眼下這樣的高溫溫悶熱天,往往憋着一場颱風驟雨。香港乃福地,颱風有時不過是洗個澡啦。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