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林詩鍵(左二)在全運賽事期間實地視察。
承載着百餘年高爾夫球底蘊的香港哥爾夫球會粉嶺球場,首次迎來全運會賽事。從11月10日起,經過為期一周的角逐,十五運會高爾夫球比賽各組別獎牌花落不同代表隊。香港的球場設施、賽事組織、球員和觀眾服務等方面,都得到內地代表隊的高度肯定。
作為下屆全運會的承辦地,湖南派出龐大的參賽隊伍和觀摩團來到香港。湖南省高爾夫球協會秘書長譚霞表示,在香港比賽期間,球員、教練、協會代表近距離感受香港一流的高爾夫球比賽場地,讓他們對舉辦全運會高爾夫球項目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中國香港高爾夫球協會會長林詩鍵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次全運會將高爾夫球納入香港舉辦的8個比賽項目中,意義非常重大。對香港高爾夫球協會來說,是對團隊多年推廣工作的高度認可,更是對香港運營高規格賽事能力的肯定。
做好項目普及與體系建設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全運會高爾夫球賽落地香港,正是大灣區體育融合的最直觀體現。此前,粵港澳三地在高爾夫球方面已有密切交流,比如,省港盃高爾夫球賽已連續舉辦20餘年,兩地常態化開展各類友誼賽,自2022年起啟動的粵港澳青少年高爾夫球巡迴賽已成功舉辦了4屆,一系列賽事共同搭建起三地選手溝通切磋的橋樑。
「香港的場地資源有限,發展高爾夫球非常需要大灣區優勢互補,通力合作。」林詩鍵說,廣東擁有豐富的場地資源,香港具備成熟的賽事運營經驗,這種天然的互補性讓合作充滿潛力。
展望未來,林詩鍵表示,將致力推動中巡賽在港設站,實現大灣區教練員資質互認,聯合亞巡賽打造跨三地的巡迴賽,讓大灣區高爾夫球賽事成為閃亮名片。接下來,將以全運會為契機,持續做好項目普及與體系建設,培養更多學業與競技雙優的運動員,深化區域協同,讓大灣區高爾夫球運動實現共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