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南美女性領導人遇困境

時間:2016-09-02 03:16:15來源:大公網

  圖:巴西參議院以61票贊成,20票反對通過針對羅塞夫的彈劾案\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美國《紐約時報》、新華社報道:羅塞夫被罷免巴西總統職務,是自去年阿根廷左翼執政黨敗選後拉美地區左翼力量再次遭遇挫折。新華社分析稱,這不意味拉美左翼崩盤。

  報道指出,左翼在拉美政壇仍擁有重要影響力,他們在執政方面取得的成績也值得肯定。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安認為,一兩個國家的左翼政黨下台不能改變近年來整個拉美地區左派佔重要地位的政治格局,現在斷言拉美向右轉或拉美左派走向終結為時尚早。

  羅塞夫遭彈劾下台,也反映出這個地區女性領導人面臨的困境。阿根廷前總統克里斯蒂娜被控危害國家財政,智利中左派總統巴切萊特一度高漲的人氣也因媳婦捲入醜聞跌跌不休,南美三國女性領袖最近似乎都面臨時運不濟。

  分析家認為,性別並非問題出現的肇因,但她們的聲勢由盛而衰,凸顯出這個地區仍是男性當道,尤其是在政壇。這三位南美洲國家女總統都是靠着擁有超高人氣的男性領袖或丈夫加持而接班。克里斯蒂娜是在2007年由丈夫基內什爾手中接下總統大位;羅塞夫靠着恩師、前總統盧拉力挺繼任總統;巴切萊特則追隨前總統拉各斯的腳步。

  美國俄克拉何馬大學性別政治學教授賈拉爾扎伊說:「女性領袖好像要概括承受男性貪腐造成的所有衝擊。這種現象背後若無性別因素才令人意外。」

  阿根廷政治評論家貝倫施泰因指出,女性在拉丁美洲政界取得進展後,如今出現倒退之勢,顯示「有強大力量抗拒改變」。但他強調,要了解這三位女總統為何身陷困境,也應該考量這個地區的大環境,所有現任總統都面臨危機。他們或是因為爆發貪腐醜聞,或是未能充分利用石油、銅和大豆等商品帶來的收入,導致人民對當權者日趨不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