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可溶解電池\網上圖片
【大公報訊】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由於對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廢舊電池的處理問題近兩年成為公眾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近期,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水溶電池,或將改變這一現狀。
來自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發明的一款鋰離子電池可以為普通家用計算器提供2.5V電壓,時長15分鐘的供電,更關鍵的是,該電池遇水後能完成30分鐘的快速自動溶解。外媒評論稱,這將成為全球第一款具備自行水解能力的可商用電池。
據稱,該水溶電池使用的「瞬態電子」技術最初設計時是為了醫療保健和環境監測應用,因為一旦暴露在光照、高溫條件下或者遇水,這種瞬態電子就會自行分解。由於在工作態能提供穩定的性能輸出,過後還可以自行降解,因此該技術也可以應用在軍事機密情報等領域。
研發團隊的負責人表示:「與我們此前進行的瞬態電子技術研究相比,這款電池集合了我們團隊的全部心血,並且結構也要複雜得多,因為它不光要求能降解,還要提供穩定的電能輸出。」
目前,雖然該電池15分鐘2.5V的輸出能力還略顯微小,但是該團隊表示,通過將多塊電池合併的方式就能很容易地提高容量。並且,該電池具有的水溶解特性在未來顯然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