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英新首相對華態度生變 金磚之父憤而辭職

時間:2016-08-01 14:59:46來源:觀察者網

  據華爾街見聞8月1日援引外媒報道,由於對英國新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處理中國投資項目的方式不滿,一向高調的「金磚之父」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一怒之下打算于9月辭任官職,退出英國財政部。

  7月28日,新組建的英國政府突然宣布,英國欣克利角C項目再度拖延,要推遲到9月才能決定是否批準項目;這是英國幾十年來第一個核電站,也是中英合作的一個核電站。不過,中廣核已回應,鑒於項目對英國的重要性,英新政府表示需要時間熟悉,可以理解並表示尊重。

  「金磚之父」、英國財政部商務國務大臣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資料圖

  現年59歲的奧尼爾早前在擔任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期間,因首次將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稱為「金磚國家」(Bric)而一舉成名。他多年來都看好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

  去年5月,奧尼爾高調出任財政部商務國務大臣,負責基建政策、吸引更多海外投資,這被視為英國政府對新興經濟體立場的重大轉變。2015年9月他跟隨時任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訪問中國,尋求促進中英在經濟上與政治上的連結,財政部稱要「強化新時代下的中英關係」。國會議員當時還呼籲中國投資英國的基礎建設,包括核電廠、高鐵等等。中英關係當時步入了「黃金時期」。

  然而,持續升溫的英中關係在新首相特蕾莎·梅上台之后戛然而止,且出現緊張跡象。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方面可能擔心,新政府可能不再歡迎中國對英國一個大型核電站項目的投資。奧尼爾則認為,中國方面可能對英國政府的態度轉變感到困惑與擔憂。

  英國新任能源大臣格雷格·克拉克(Greg Clark)在7月28日突然宣布,需要進一步評估核電站欣克利角C項目,將推遲到9月再決定是否批準。他稱,英國需要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政府相信核能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希望用更多時間來評估這個項目。按照計劃,各方原計劃在7月29日舉行合同簽字儀式。這讓中國和法國的項目合作投資方都感到措手不及。

  據悉,英國新首相並沒有預先通知奧尼爾她會擱置中方投資額高達幾十億英鎊的欣克利角C項目。

  對于政府對華態度的轉變,奧尼爾感到不解,據他的一位朋友向《金融時報》透露稱,「他正在思考為何他被要求留任。」奧尼爾對這位朋友稱,他將在9月離職,除非新首相可以解釋為何她希望自己留下來。這也說明了特蕾莎·梅的新內閣團隊並沒有磨合好。

  在新內閣突然決定推遲批準這個價值180億英鎊的項目后,批評聲四起。據前英國商務大臣文斯·凱博爾(Vince Cable)稱,特蕾莎·梅在此前擔任內政大臣之時,就曾對政府對華投資的態度表達過擔憂,認為國家安全可能受到威脅。他曾向BBC表示,「我本人對于中國在英國投資持相當積極的態度,而在這個事例中,中方沒有參與核能的操作部分,而只是出資」,"不過我想,我們現在有了另一位首相,這位首相優先考慮的內容有所不同,而這類項目要透過一個不同的濾鏡得到審視"。

  新上任的首相特雷莎-梅在就職演講上也曾表示說,外資進入英國戰略部門政府有時有必要進行干預。據費加羅報消息,現在任新首相特雷莎·梅的辦公室主任蒂莫西(Nick Timothy)曾表示,中國參與這個項目,可以進入計算機系統。這會給中國人機會,他們將有能力阻礙英國的核能生產。他還表示,這令人感到很擔心。

  在英國退歐公投之后,前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追隨時任原首相卡梅倫,于7月時卸任英國財政大臣一職。

  核電站欣克利角C項目本屬中法合資項目,據歐盟執委會估算核電站總投資額將高達245億英鎊,也被稱為「史上最貴核電項目」。該項目自2005年開始尋找投資者,一直因各種原因未能落實,直到2015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去年10月,中國中廣核集團和法國電力集團宣布,就共同修建和運營欣克利角C核電站達成戰略投資協議。根據協議,中廣核主導的中方聯合體和法國電力集團將分別占該核電站項目股份的33.5%和66.5%。

  雖然之前,由於法國電力集團內部的人事和財政問題,欣克利核電站已經面臨着被延期的危險,而這次則是英國新政府的再次確認這樣的消息。

  中英關係「黃金時代」能否順利開啟?

  此前原財政大臣奧斯本放手讓奧尼爾吸引中國投資,奧尼爾去年在北京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英國必須「解決長期以來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問題」。

  奧尼爾還負責推進奧斯本的「北方經濟引擎」(northern powerhouse)計劃,其中包括向中國投資者出售北部項目。但梅批評了「北方經濟引擎」項目,認為政府的地區政策過於注重單個地區。奧尼爾相信,中國投資者現在肯定對英國政府的政策感到困惑。

  據《金融時報》稱,奧斯本承諾過讓中國「逐步進入」英國核能市場,中方在英國的真正目標不是欣克利角,而是希望有機會在埃塞克斯郡(Essex)的布拉德韋爾(Bradwell)運用自己的設計建造另一個核電站並提供融資。布拉德韋爾也是法國電力集團的核電項目。一位大臣表示:「這完全與布拉德韋爾有關。我確信梅會很高興在欣克利角讓中方出60億英鎊,但不清楚她是否樂于見到下一階段。」

  不過,新首相梅的助手們堅稱,延遲批準欣克利角項目「僅針對該交易」,如果對華策略有所改變,那也是將來的事情。

  英國政府在解釋延遲批準的聲明中表示,大臣們希望仔細研究該協議的「組成部分」——在白廳這種措辭被理解為指中國的參與。

  另據《英國金融》8月1日稱,中國官員明確表示,如果欣克利角項目現在不能啟動,「黃金時代」開啟的機會渺茫。這項合作的失敗將會損害中國的雄心,受損範圍遠超項目本身。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的中國研究教授克里·布朗(Kerry Brown)表示,這個問題對梅政府尤其尷尬,因為倫敦方面在這個項目上的保留態度不是出於技術或商業上的原因,而是具有政治性質。他認為,「中國人將會密切關注,既然奧斯本已經走人,黃金時代是否還剩下什么。」

  很多中國企將幫助英國建設核電站視為進軍全球市場的跳板。在欣克利角核電站協議宣布一個月后,中國核工業集團贏得了一項價值150億美元的合同,擬利用中國自主開發的技術在阿根廷建造兩家核電站。

  梅對自己所作決定的國際影響相當敏感。她曾兩次警告法國總奧朗德稱,她打算推遲決定,儘管法國電力董事會在上周四(7月28日)以微弱多數投票批準該項目時,似乎不知道梅發出了警告。同樣的,當地時間7月27日晚,中國政府被告知項目延遲。中國政府和核電行業官員原本已準備好赴英國參加簽約儀式,但在接到倫敦的消息后取消了行程。

  (觀察者網綜合華爾街見聞、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中文網、《費加羅報》等消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